近日,我隨安徽省委黨校培訓班圍繞“廉潔政治與依法行政”主題,專程赴香港學習考察。通過學習考察,深刻地體會到香港在廉政建設方面有一些先進理念和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香港廉政建設的主要做法
1974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后,通過多年執法、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的策略來打擊貪腐,著力構建了“不必貪、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的防腐懲腐機制。
一是設立獨立的反貪機構。廉署是香港特區權威的獨立反貪機構,依法享有高度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57條規定,廉署獨立工作,對行政長官負責,廉署在香港特區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污工作。《廉署條例》規定,除行政長官外,廉政專員不受任何其他人指示和管轄。廉署獨立性和權威性具體表現在“四個獨立”的制度設計:一是機構獨立,二是人事獨立,三是經費獨立,四是辦案獨立。上述四個獨立,使廉署肅貪“一查到底”成為可能。
二是倡導對腐敗“零容忍”的精神。依照香港法律,只要你收受賄賂,無論一萬元還是一元都是犯法,都會受到貪污的指控,都要面對法律的制裁,這就是“零容忍”。“零容忍”態度的背后是對腐敗的高舉報率。廉署非常注重拓寬民眾參與反腐敗的渠道,特別是在鼓勵、響應、保護民眾舉報方面效果明顯,構筑了強大而可持續的反貪公信力。廉署成立時,第一件事情就是公布成立24小時舉報中心,設立熱線電話,在各大傳媒上鼓勵市民舉報。目前,廉署成功檢控的案件超過80%源于市民舉報。廉署前官員認為,香港貪腐將是最高風險的罪行,保證被抓的幾率在50%以上。反貪的關鍵不是“嚴懲重判”,而是做到“逢貪必被抓”。
三是設計“三管齊下”的懲貪治腐機制。香港廉署采取執法、預防、教育三管齊下全方位反貪腐,讓人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一是“不敢貪”。執行處負責接受市民舉報并展開調查,通過全力肅貪,實現“逢貪必被抓”而使人“不敢貪”。廉署把70%-80%的人力配置在執行處,處長由廉署副專員兼任,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待貪污問題,使貪污腐敗變成高風險高成本罪行。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廉政公署在接受舉報之后,照樣不放過。為了提高調查能力,廉署持續優化執行處人力結構和組織結構,形成一支多元化、知識面廣、經驗豐富的團隊。由于執法嚴格,政府廉潔狀況日益改善。二是“不能貪”。防止貪污處審核政府部門的法律文件、工作程序等來預先為“系統”打上“補丁”,堵塞可能的貪污漏洞,使人“不能貪”。通過構建嚴密完善的制度體系,達到制度反腐。三是“不想貪”。通過社會關系處教育宣傳,讓人“不想貪”。廉署高度重視廉政文化,面向全社會積極傳播廉潔誠信的價值觀,把肅貪倡廉意識根植于民心。重視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通過廉政廣告、電視劇、青少年話劇、互聯網等傳播方式,把廉潔誠信教育的觸角覆蓋到市民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突出教育的針對性,根據公務員、私營機構雇員、基層市民、青少年等主要群體的不同特點,量身定做教育內容、形式、載體,注重教育實效。“打、防、教”三位一體的策略,取得顯著成效,獲得市民的高度認可,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被譽為經典的反貪模式。
四是通過自律與他律確保隊伍廉潔。廉署靠嚴格自律和有力的他律來確保自身的廉潔。一方面,廉署內部有一整套嚴格紀律,在署員的聘用方面必須經過嚴格的品格審查;設立“內部調查及監察組”著重對廉署員工的違法違規或行為不當情形進行監督。另一方面,廉署注重利用媒體和市民的監督,利用舉報中心接受市民對廉署人員的投訴,強化媒體以及市民對廉署人員的監督。只要有貪腐嫌疑,就會被免職。再一方面,廉署與行政長官、立法會、律政司、法院等機構形成權力制衡。
五是建設打造廉潔高效的公職人員隊伍。香港政府通過有效的激勵與約束,讓人“不必貪”。香港政府想盡辦法打造一支廉潔高效、奉公守法的公職人員隊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高薪養廉。對公務員實行高薪制,公務員薪酬都比較高。二是重罰逼廉。香港實行“廉政公積金制度”,假如公務員貪污受賄,就會被判刑坐牢,開除公職,取消養老金,不能再聘用為公務員,而且會扣除甚至沒收廉政公積金。多管齊下,使香港的公務員隊伍長期保持較高的專業素質和廉潔水平。
香港經驗對國內廉政建設的啟示
香港在廉政建設上,用“三圈理論”分析:首先廉政政策具有公共價值,其次廉政政策的實施者具備了強大的管理能力,再次廉政政策得到政策作用的對象與民眾的廣泛支持。三個方面相互作用,廉政政策得到了有效執行。香港的廉政經驗對于提升國內廉潔治理水平,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是強化反腐倡廉機構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保證。香港獨立而強大的反貪污機構,強勢的地位、有力的懲處,起到了強烈的震懾和嚇阻作用。我們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加快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對貪污腐敗行為持續進行高壓打擊,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體制建設。
二是科學的制度體系是廉政建設的重要基石。織就無隙可乘的科學、完善、實用制度體系,是香港反貪污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注重頂層設計,限權制衡,制定制度廉潔性審查辦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制定執法、預防、教育三管齊下全方位反貪腐機制,讓人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
三是營造崇尚廉潔的社會氛圍是廉政建設的群眾基礎。香港廉署的得力運作,正是依賴于內部與外部監督機制的結合。而外部監督,則與形成堅實的反腐文化有關。持續有效的廉政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使香港市民對抵制貪腐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廉潔誠信的價值觀。借鑒香港的廉潔文化的建設經驗,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廉潔文化傳播、廉潔價值推廣和廉潔文化的理論研究與創新,形成廣泛的抵制貪腐的群眾基礎,運用各類新興媒體,建設一批廉政文化宣傳陣地,創作一批廉政文化作品,推進廉政文化在機關、企業、學校、社區等全覆蓋。
四是建立社會誠信體系是提高全社會自律水平的關鍵。香港是法制完備、廉潔誠信的成熟社會,社會自律水平較高,這是腐敗行為得到控制和減少發生的重要原因。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等級評價機制,完善商業賄賂犯罪檔案查詢系統和不誠信企業“黑名單”制度,通過“誠信激勵、失信懲戒”,引導市場、社會誠信守法、誠信。
(作者單位:滁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