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們共同的精神記憶和情感紐帶,有著成風化人、立德樹人的力量。在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推動鄉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發展鄉村文化也就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
鄉村文化怎么發展?如何發展?關鍵是要以政策資源激勵為導向,以群眾參與活動為載體,讓鄉村文化先“興”起來。
基礎在“送”,助力文化走進鄉村。當前,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的變化,鄉村美了,基礎設施完善了,農村文化廣場、農家書屋、鄉村小游園、電子閱覽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各類文化硬件設施短板在不斷補齊。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相對于城市,鄉村文化發展仍有著很長的路要走。怎么辦?要有效整合利用城市和鄉村文化資源,統籌謀劃、科學調配,圍繞農民最喜歡和最需要的文化內容,通過送戲下鄉等形式,讓“文藝輕騎兵”常年活躍到城鄉的各個角落,推進城鄉文化的均等化享受,祛除鄉村文化的“荒地”。
關鍵在“種”,推動文化深耕鄉村。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風。因地域差異、歷史傳承等因素,各地鄉村文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發展鄉村,離不開文化的助力。我們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鄉鎮文化站、舞臺禮堂等載體,大力培育鄉鎮文化館站業務骨干、農村文藝骨干、鄉村文化能人,扶持民間藝人、鄉土農民藝術家,積極創作具有鄉村味、農家情、泥土香的向上向善文藝作品,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文藝活動,激發群眾參與本地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正讓文化深耕鄉村,充分滋養鄉村。
振興鄉村,先行的文化當先“興”起來。我們希望各個地方在注重挖掘保護傳統鄉村文化的同時,與時俱進,為鄉村文化注入現代元素,展現新時代特色,真正為鄉村全面振興凝聚起最強大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