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文明社區是文明城市的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區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突出,對市民生活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必須把文明社區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
建設文明社區,要創新社區建設工作機制。社區管理體制的創新是一項探索性強、涉及面廣的工作,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顯得尤其重要。各社區在積極推進職能轉變的同時,要立足城市管理和社區建設的實際,進一步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完善有利于社區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提高服務基層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為和諧社區建設注入新的活力。要通過建立扶貧濟困,暢通利益訴求反映渠道,化解矛盾、民事調解,為居民提供便利滿意服務,組織群眾參與自治,社區建設保障等工作機制,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推動駐區各單位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活動,最終實現共駐共建共享。
建設文明社區,要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是政府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平臺。要加強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利用社區這個平臺,把治安、就業、醫療、社保、文體、康養等各種功能要素整合起來,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尤其是要完善社區綜合文化服務站、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為居民提供零距離、人性化服務。在創建過程中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努力提升社區的服務功能和水平,讓社區工作邁上新臺階。
建設文明社區,要深入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一座城市文明進步的水準,可以從志愿服務的規模和水平中窺斑見豹。我們要借助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廣泛開展文化、醫療衛生、法律、環保、消防等專業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的熱情,激活志愿服務的“蝴蝶效應”,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身影,讓志愿服務理念、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深深根植于每個滁州人的心田,讓志愿服務“人人可為、處處可為、時時可為”,把愛傳遞得更遠、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