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在建筑工地務工的朋友相告,為了確保務工者能按時拿到薪水,其所在的建筑公司不僅與每一位務工者簽訂了一份按月發放薪水的協議,而且還聘請了一名律師作為中間人,承諾絕不拖欠薪水。對此,許多務工者都說,公司給大家吃了一顆定“薪”丸,不但薪水沒有后顧之憂,而且更安心在公司做下去了。筆者聽了,不禁為這家建筑公司給務工者吃定“薪”丸之舉拍手叫好。
近年來,務工者討薪的新聞時有報道,有的務工者辛辛苦苦一年干到頭,結果到了年底卻拿不到一分薪水。有的老板或包工頭為了拖欠務工者的薪水,不是今年拖明年,就是東躲西躲。有的包工頭甚至逃薪,干脆不見人影。于是,有的務工者為了討薪,采取了極端的做法,有跳樓討薪的,堵路討薪的,有的務工者甚至采取更為極端的做法,綁架包工頭??梢姡瑒展ふ哂懶街D辛。
雖然各地各級政府部門年年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幫助務工者討薪、追薪,但由于涉及面廣、涉及人員多等原因,加之法律層面沒有相應措施來處罰這些包工頭的欠薪行為,因而不少務工者面臨年年“討薪”的尷尬局面。
其實,無論是包工頭,還是務工者,只要雙方都能秉承相互信任的態度,按時發放薪水,做到不欠薪,不逃薪,那么,務工者就能安心工作,并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此雙贏之舉,應是雙方都希望的。
因此,就此而言,筆者以為,前文所指的那家建筑公司能與務工者簽訂按時發放薪水,并聘請律師做中間人的做法,無疑是一種明智和雙贏之舉,既讓務工者吃下了一顆定“薪”丸,又能讓務工者盡心盡力地為公司服務。
但愿有更多的公司和包工頭們能學學這家建筑公司的做法,讓“欠薪”不再是一個年年都得提起的沉重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