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滁城內城河、遵陽街等一批老城區改造項目的完成和推進,老城區重新煥發生機。與此同時,城南明湖等大手筆項目加快建設,新老城區協調發展、交相輝映的嶄新形象呼之欲出。美麗的瑯琊山、破舊的滁州城已成為歷史。
如何更好地把旅游元素融入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更好地規劃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具有鮮明特色又魅力十足的蘇皖中心城市,以此帶動滁州城鄉旅游業發展,是我們需要深入謀劃、刻不容緩的大事。
眾所周知,滁州具有大名鼎鼎的瑯琊山、皇甫山、明皇陵、韭山洞等一批傳統意義上的旅游景點,還有遍布的植被茂盛的原生態次生林資源和山水田園風光,更不缺瑯琊山水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等根植的地域傳統文化,這些都是壯大旅游業、挖掘不盡的寶藏。僅以深圳、張家港為例,他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開發城市旅游,促進了城市各類產業的發展繁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發展城市旅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借鑒把握好以下問題:
一是強化城市特色。旅游拒絕平庸、大路貨。滁州城市的特色是丘陵地帶的山水城市,有山有水,歐陽修描述為“環滁皆山,蔚然深秀”,今人概括為“千年亭城,江淮領秀”,皆得滁州真山真水真底蘊的奧妙真趣。要依據城市的自然稟賦,把城市建成留住人游覽消費的最大景區和四方游客集散停留的服務中心。
二是把先進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之中。要把以人為本、綠色發展、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內涵體現在城市具體項目里,以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人性化設計和現代管理為特征塑造城市品牌。持續加強城鄉“臟亂差”治理力度,給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舒適環境。
三是適度超前建設基礎設施。科學、前瞻、合理、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的千年大計,要著眼長遠、舍得投入,為城市發展留下遠大空間。克服重地上、輕地下,重當前、忽未來的毛病。無論路幅、路口、管廊等設計,還是市場、公共廁所、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等布局,都要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游客增長的需要。
四是彰顯傳統文化底蘊。滁州是隋唐以來古城,古城輪廓和街區尚在。客居滁州的歷史文化名人、有關瑯琊山水的名篇佳作等人文資源豐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鳳畫、天官畫、鳳陽花鼓等傳承有人;在景區方面,瑯琊山創建5A級旅游景區正大力推進。但實事求是的說,如何講好和呈現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瑯琊山水等人文故事,還需做出一番艱苦的努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