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油漆和一個鐵釘,八竿子打不著,怎么能聯系在一起?
1939年6月1日,號稱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英國皇家水兵T級潛艇“西提斯”號進行最后的潛航試驗。駛出利物浦港一個小時后,因為壓艙物過輕,不能下潛。艇長下令打開魚雷發射管的內層蓋子,以便海水涌入,增加潛艇的重量。然而,內層蓋子一打開,巨量海水馬上涌入潛艇的第一、第二距離艙。重量激增的潛艇隨即一頭朝下,迅速沉入海底,此后再未能浮起。“西提斯”號沉沒了,潛艇上除了4人成功逃生外,其余的99人全都葬身海底。
事后經過詳細調查,早在“西提斯”號出海前數周,一名船塢的油漆工在給魚雷發射管刷油漆時,不慎讓一滴油漆滲漏,粘住了一個用于防止工作發生意外的安全閥門,導致魚雷發射管外層的蓋子一直處于打開的狀態。而艇長卻毫不知情,他下令打開內層蓋子后,魚雷發射管的里、外層蓋子便同時處于開啟狀態,海水洶涌而入,導致了災難的發生。一滴油漆在別的地方,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可當它滴入安全閥門上,就成了闖禍的元兇。
西方有這樣的諺語:“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只馬掌。少了一個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丟了一個國家”。我多次查閱資料得知,它源于十五世紀歐洲的一個真實戰例。
一滴油漆能毀掉潛艇?一個鐵釘能毀掉國家?好長時間,我都是半信半疑。近日讀到的一篇文章,讓我不再懷疑。
1924年8月24日,當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負責軍事的彭湃因為叛徒出賣而被捕。黨中央通過內線獲悉8月28日彭湃要被轉解,并制定了營救方案,準備伏擊營救行動。8月28日,天下著瓢潑大雨。解救人員臨出發才發現新購置的槍涂滿黃油打不響,只好又買了煤油花一兩個小時清洗才好用,等趕到時發現,彭湃早已被押送走。隨即,彭湃在上海龍華與楊殷等4名同志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試想如果當時準備再細致些,彭湃也許就不會犧牲。
老子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我們常講:“細節決定成敗”。重大的變化都是由細微的變化漸積而成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丈之堤潰于蟻穴,就是這個道理。
無論一個鐵釘毀了國家,還是一滴油漆釀成災難,無不讓我們警醒。然而許多人對細節與成敗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很清楚。
那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心專注每一件細微之事,常思不練達之舉、不理智之言、不完美之事,這樣我們就會邁步穩健、行路長遠。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