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保持了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但是隨著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我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日益突出。要想實現明年經濟增速快于全省,總量爭先進位的目標,必須從嚴從實抓好高鐵、高速公路、水利設施、能源、公共設施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對經濟發展的引領和支撐能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基礎設施作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產、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并直接反映著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實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突出抓主抓重,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承載力。交通設施方面,要推進滁寧輕軌、寧天城際二期、合連高鐵、合滁寧高鐵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力求合寧高速擴建、滁天高速、來六高速連接線等開工。加速滁淮高速、滁州港、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等項目建設。高速公路上,加快在建的宿揚、滁淮高速建設,爭取及早開工建設來六、西環、明巢、滁天四條高速。港口上,滁州(汊河)港明年要通航,鳳陽港、明光港要加快建設。滁州機場主要是解決選址問題。水利方面,江巷水庫、淮干治理、滁河治理后期工程要加快推進,黃栗樹水庫和沙河水庫除險加固及增蓄工程要盡快開工,山許水庫要完成前期工作。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公共設施建設,建設智慧滁州。加強電力、天然氣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海綿城市,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促進城市功能現代化。文教衛體社會事業方面,要加快推進圖書館和少兒活動中心建設,認真研究城區中小學尤其是城南中學布局調整以及一院、二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問題,奧體中心包括高教城的國際手球中心等建設也要擺上議事日程。
要統籌推進各地區各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保障能力。實現到“十三五”末提升基礎設施承載力的目標,各領域建設任務依然很繁重。各縣(市、區)要從當地發展實際出發,優先考慮基礎設施建設,及早謀劃確定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全面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能源輸送通道、水利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堅持統籌城鄉,通過持續不斷地投入和建設,加快改變我市基礎設施滯后現狀,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堅實的保障。
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經濟發展條件、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來不得任何“花架子”,要不得半點“虛假功”。我們必須振奮精神,從嚴要求,扎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強大的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