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安徽省各地救助機構將全面啟用DNA信息比對,幫助流浪人員尋找親人。記者昨日從省民政廳獲悉,由國家民政部推出的首個針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尋親平臺——全國救助尋親網正式上線。
據悉,省民政廳、省公安廳聯合轉發《關于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身份查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要求,今后,流浪人員進入救助站,救助機構要首先啟動身份快速查詢。對無法提供個人信息的受助人員,救助管理機構通過受助人員指紋、體貌特征等線索,及時查詢比對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救助信息和尋親信息或報請當地公安機關協助核查受助人員身份。據介紹,對于目前已經滯留在各地受助人員,各地救助管理機構正陸續報請公安機關采集DNA數據,公安機關將組織免費采集,錄入全國打拐DNA信息庫比對。為了幫助流浪人員尋親,民政部還推出了“全國救助尋親網”,今年1月正式上線。目前,安徽各地救助機構已經上傳部分受助人員資料,通過這個網站發布尋親公告。
對于長期無法確定身份的無名氏,省民政廳在轉發《意見》時明確,對于無法查明身份信息,滯留在救助站超過10天的需要照料的人員,優先選擇在站內開展照料服務。其中,對于未成年人,優先在當地兒童福利機構安置照料,嚴禁將其托養至養老院、敬老院等成年人福利機構。此外,對于長期滯留并安置滿2年以上的,民政部門要協調公安機關落實戶口。
根據規定,暫時查找不到生父母及其他監護人的打拐解救兒童,在報紙和國家民政部開發的“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發布尋親公告,12個月后仍未查找到生父母或監護人,符合收養條件的應當及時進行國內送養。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解救兒童信息目前正在搜集整理中,將盡快錄入并在尋親平臺公布。
有流浪在外的親人,您可上網尋親
為了幫助流浪人員尋親,民政部還推出了“全國救助尋親網”,今年1月正式上線。目前,安徽各地救助機構已經上傳部分受助人員資料,通過這個網站發布尋親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