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市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數據出爐:在鞏固了一季度“開門紅”大好形勢的基礎上,二季度各項指標再上新臺階,順利完成“雙過半”年度任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主要經濟指標地區生產總值達569.2億元,增長10.1%,增幅重回兩位數方陣,創造出好于同期、高于預期的佳績;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的增幅都在10%以上;從動態指標在全省的位次來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等3項指標在全省位居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2項指標位列全省第五,站穩全省第一方陣。
這是在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各方面矛盾依然突出的嚴峻形勢下,我市交出的一份得來不易的成績單;這是市委、市政府總攬全局、堅強領導,全市上下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戮力同心、共同拼搏的一份鼓舞人心的收獲;這是我市在科學預判、精準謀劃與正確決策下,做出統籌“四個全面”、聚力推動“三個發展”戰略部署的最具說服力的注解!
發展的碩果離不開正確的方向。取得這樣喜人的成績,首先來源于全市上下在統籌“四個全面”的背景下,沿著“三個發展”的科學道路堅定不移地前行。市委、市政府深知,人民最迫切的愿望始終是發展,眼前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發展,因此自從“三個發展”戰略確立以來,就始終堅定不移求發展,矢志不渝謀突破。今年以來,面對宏觀經濟下行的嚴峻考驗,全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一系列決策部署,積極適應新常態,頂住壓力、主動作為,堅定信心、負重前行,全面推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健康發展,較好實現了年初確定的“穩中奮進、好中加快”的總要求。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向好,實現“五個提升”,保持了爭先進位勢頭,開創了令人歡欣鼓舞的新局面;二季度,經濟發展逆勢上行、穩中向好,GDP增幅重返兩位數方陣,鞏固了好形勢,書寫了新篇章!
發展的碩果離不開有力的措施。取得這樣喜人的成績,來源于年初制定的科學的發展目標和一系列行之有效,致力于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惠民生的發展舉措。
緊緊圍繞沖刺全省第一方陣主目標,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上下以承接轉移和創新升級引領新型工業化,以示范園區引領農業現代化,以新興業態引領現代服務業,不僅主要經濟指標全面爭先進位,轉型升級更是邁出可喜步伐;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項目作為第一抓手,把項目工作擺在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十大工程”節節推進,招商引資破難奮進,特別是重大項目再獲新突破;改革領域乘風破浪,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首證、不動產權登記首證均“花落”滁州,農村綜合改革、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社會事業改革,各領域改革全方位鋪開,部分試點改出滁州特色、創出滁州品牌,形成了嶄新亮點。
發展的碩果離不開優良的環境。取得這樣可喜的成績,來源于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廉潔高效的干部隊伍和廣大干群時不我待、跳起來摘“桃子”的精氣神。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以“三嚴三實”為干事創業的標桿,思想上“嚴實”要求入腦入心,工作中積極踐行“嚴實工作法”,凝聚起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廣大黨員干部大力弘揚“大包干”敢為人先精神,大力弘揚沈浩精神,爭做“有追求、有作為、有擔當”的人,打造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滁州黨員干部隊伍;以此為契機和抓手,全市黨員干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持之以恒反“四風”,將作風建設持續推向路上;壓實壓緊“兩個責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持續高壓為滁州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時不我待、責在其肩。在一季度“開門紅”和二季度“雙過半”的基礎上,市委又提出“大干三季度、實現新突破”的新任務。沖鋒的號角已然吹響,全市上下要搶抓機遇,再接再厲,決戰四季度、奮力沖刺全省第一方陣,以優異成績為“十二五”畫上圓滿句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