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天長市千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始終以群眾需求為核心導向,積極創新服務模式,聚焦辦事效率與服務體驗雙重提升,全方位推動政務服務從“可辦”向“好辦”轉變,讓政務服務更貼心、更高效、更暖心。
效能提速,群眾辦事少跑腿。為破解群眾辦事“來回跑、材料反復交”的痛點,千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推出“承諾辦+容缺辦”服務模式,依托“全省通辦”“皖事通”等線上平臺,對高頻辦事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整合,形成清晰明了的“一次性告知”服務清單和“標準化”材料清單。針對養老保險認證、生育登記、高齡補貼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實現材料“一次提交”或“免提交”,群眾無需再為同一事項多次奔波,材料也無需反復提交,切實減少了辦事環節,縮短了辦理時間,讓群眾在辦事過程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辦事更舒心。
服務上門,貼心關懷零距離。為強化基層志愿服務效能,精準回應居民生活需求,千秋街道建立了常態化的流動便民服務機制,每月8號、18號、28號,依托12個社區(村)便民服務站,固定設立流動便民服務臺。通過整合下沉資源、聯動社會力量,圍繞居民實際需求,常態化開展家政清潔、家電維修、舊衣回收、政策宣傳、業務辦理、免費理發等多樣化便民服務活動。這些活動讓社區服務既有溫度又有力度,將貼心關懷送到居民家門口,切實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監督閉環,群眾滿意暖民心。為確保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千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構建了全方位的監督閉環體系。全面推行“好差評”制度,專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紅色智慧管家、“小微權力”一點通、民聲呼應、信訪等多條群眾反映渠道,并設立24小時民意反饋熱線,充分邀請群眾參與評價。同時,邀請紀委監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監管,建立問題處理情況跟蹤督辦和問效反饋制度。此外,積極開展業務能力提升培訓,通過情景模擬、業務比賽等方式,提升窗口人員業務辦理、應急處置和群眾溝通能力,讓群眾評價成為衡量服務成效的“金標桿”,確保服務質量經得起檢驗,讓群眾滿意更暖心。
千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通過效能提速、服務上門、監督閉環三大舉措,從辦事效率、服務范圍、質量監管三個維度全方位升級政務服務,真正實現了政務服務的提質增效,讓群眾在每一次辦事過程中都能感受到便捷與溫暖。(時福忠 汪景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