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技術負責人與高級工程師,王仕華以堅定的思想政治立場、卓越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深厚的社會責任感,在科技領域與社會公益中書寫了不凡的篇章。
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和LED制備中關鍵支撐材料的氫類電子特氣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入職十余年來,王仕華及其團隊攻堅克難、迎難而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棘手的技術難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高難度的科技攻關。
作為半導體、LED、光伏、航天和國防事業的關鍵電子新材料,砷烷和磷烷產品是高純特種電子氣體領域中技術門檻最高、開發難度最大的兩個品種,長期被海外技術封鎖。為了逆轉國內高純電子氣體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由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承擔、王仕華擔任核心成員的國家“02專項”重大科技子課題“高純電子氣體(砷烷、磷烷)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經過數年高強度的技術開發、無數次試驗與改進,終于成功解決了國內30多年未能解決的研發和產業化難題,并在2020年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順利通過驗收。項目自投產以來,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約12億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更為集成電路和半導體關鍵原材料的供應提供了強大保障。如今,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砷烷和磷烷質量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產品已經遠銷海內外。
查文獻、學軟件、做試驗、改方案,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王仕華并不滿足于取得的成績,針對特殊應用的高純電子特氣材料進行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氟類特氣產品四氟化鍺、三氟化磷并實現產業化。據王仕華回憶,其間,由于屢遭技術攻關難題,研究一度陷入僵局,身邊不斷有人勸說“還是放棄吧”,他卻越挫越勇、潛心鉆研,帶領團隊開展了長達半年的“攻堅戰”,最終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除了在技術攻堅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王仕華在學術領域同樣成績斐然。針對過渡金屬催化下炔溴參與的有機合成反應的潛心研究,他在多個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了3篇高水平優秀論文,且所撰寫的論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被廣泛應用。工作之余,他還結合科研實際撰寫了10余篇專利,授權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這些學術成果不僅豐富了其自身在相關領域的知識體系,更為企業的技術研發創新打下了良好基礎。
“他不僅是一名技術人才,還是一個‘熱心腸’、大家的‘知心朋友’。”這是大多數人對王仕華的評價。多年來,他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關愛他人、回饋社會。當了解到公司一位困難家庭的員工,遭遇親人車禍的困難時,王仕華除自己慷慨解囊外,還主動發動身邊親友伸出援助之手。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從公司一線技術員到技術骨干,再到技術團隊的領軍人物,王仕華深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因此,他格外注重對年輕員工的培養和指導。為了讓自己所掌握的技術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生產,他利用業余時間,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技能大比拼等方式,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為幫助年輕員工快速成長,他發揚“傳幫帶”精神,親自擔任培訓師,將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心得體會傾囊相授。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形成了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術人才隊伍。這支隊伍不僅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更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由于各方面的突出表現,技術“大師傅”王仕華先后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他的奮斗經歷和工匠精神,不僅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和標桿,也為助力民族工業振興,踐行技術報國貢獻著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