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太新 通訊員賈意強)在農業機械更新迭代的賽道上,我市持續發力。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中旬,全市累計報廢老舊農業機械7.4萬臺,發放補貼資金4400萬元。伴隨0.96萬臺新型農機投入使用,直接撬動3.6億元農機消費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我市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農戶受益”的三位一體工作機制,打造覆蓋農機報廢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南譙區率先開展便民下鄉服務,天長市、明光市推行網格化精細管理,定遠、鳳陽等縣創新設立鄉鎮集中辦理點,讓農戶足不出鎮即可完成報廢申請。目前全市累計設立58個鄉鎮級回收網點,為農戶節省了運輸成本。
市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商務等部門,全面優化了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流程。以前,拆解企業需在系統內上傳拆解圖片,農機部門審核通過后,才能向縣級財政部門申請補貼資金兌付。現在,只要將完成申請資料審核的農機交售給拆解企業,即可啟動農機報廢補貼資金兌付。這一改變大大縮短了農戶從補貼申請辦理到拿到補貼資金的時間。
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淘汰老舊農機,推廣安全、智能、高效的新裝備,對提升我市農業生產安全性、穩定性和社會綜合效益具有多重意義。農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市先進;老舊農機報廢減少了環境污染,拆解回收實現廢舊資源循環利用,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催生更多專業化回收、拆解、再制造企業,目前我市具備機動車回收拆解資質的企業已由5年前的1家增加到4家,由此進一步賦能產業鏈延伸,也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