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記者從安徽省民政廳獲悉,近年來,安徽創新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引導機構專業化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不斷滿足老年人“家門口養老”的愿望,截至目前已建成150個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計劃到2026年建成不少于400個,覆蓋所有城市街道和未設街道的縣區。
養老服務事關千家萬戶,是老百姓普遍關注的民生實事。近年來,安徽大力發展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服務,持續擦亮“皖美養老”服務品牌。各項基本養老服務全面有效實施。省級明確高齡津貼、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最低標準,五年來,全省三項津補貼分別惠及208萬、54萬、15萬老年人。
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安徽持續推動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一體化發展。居家層面,支持16.6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提高居家養老的安全性、便捷性,兼顧適度的舒適性。支持合肥、馬鞍山、安慶、滁州、銅陵、蕪湖、蚌埠、池州、六安9市申報實施國家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建成家庭養老床位1.28萬張,提供上門服務82萬余人次,惠及2.74萬人。各地創新探視走訪、短期托養、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支持家庭發揮養老服務基礎性作用。
社區層面,逐步完善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機構層面,引導和支持養老機構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養老服務機構。截至目前,全省養老機構總數2612家,床位32.1萬張,機構養老保障能力總體充裕。
農村養老服務方面,安徽堅持政府引導和支持、村級組織舉辦和管理、社會力量參與和捐助、老年人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四位一體”,計劃試點建設1500個農村幸福院,目前已建成764個,“十五五”期間再有序擴大覆蓋面,為農村留守老人搭建互助養老服務平臺。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安徽將加快發展養老產業,樹立“管行業也要管產業”意識,在布局銀發經濟、加快產業破題上擔當作為,拿出發展養老金融、培育居家“上門經濟”、做足康養文章、引導康復輔具產業發展等務實舉措,持續優化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供給。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李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