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新春臨近,為大力宣傳全市各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進展成效,即日起,本報推出“新春走基層”專欄,以“走”的形式,“悟”的觸角,真實記錄城市發展脈動,大力宣傳經濟社會成就,鮮活反映百姓拼搏勁頭,生動展現出現代化新滁州建設的萬千氣象。敬請關注。
1月14日,三九天的滁城迎來了冬日暖陽。滁州高鐵站站前廣場,人們行色匆匆,有拉著旅行箱的大學生,有提著大包小包的務工者,還有牽著孩子的媽媽,他們腳步朝著同一個目的地——候車室。從1月14日開始,為期40天的2025年春運拉開大幕,在外辛勞一年的人們,卸下疲憊,帶上對家人的思念、對團圓的期盼,向著家的方向出發。
回家·和父母團圓
滁州高鐵站進站口,人群一波又一波地排隊進站,隊伍一度排到室外。檢票閘機口,工作人員手中金屬探測儀上下翻舞,安檢機傳送帶上放滿了旅客的大箱小包。來自滁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大一學生周海楊,拖著行李箱,在候車室站定后,緊繃的神情得以放松。
“幾個月沒見到爸媽了,很是想念,昨晚覺都沒睡好,太激動了。”周海楊家在淮北,這是她第一個大學寒假,也是第一次和家人分開這么久。“上大學前不懂事,老想著逃離爸媽‘魔掌’,這才幾個月,我就想吃爸爸做的菜,想聽媽媽的嘮叨……”
在候車室的一角,來自河南安陽的李浩坐在行李箱上,不時打開手機,查看車票信息。“前幾天給家人寄了天長雞頭果,我們那沒有這東西,讓他們嘗嘗。”52歲的李浩,在天長一家企業做技術工人,一干就是15年。15年間,李浩在滁州、安陽兩地奔波,一方是工作,一方是家人。就在出發前幾天,李浩得知80多歲的父親身體不舒服,讓他回家的心情更為迫切,旅途也多了一份牽掛。
遠行·陪孩子過年
上午10點,候車旅客達到小高峰,候車室座位上坐滿了人,過道上堆放著箱子和包裹。
“給女兒帶了雷官板鴨和文山風雞,我今年要留在杭州過年。”63歲的來安居民黃道勁說,女兒在杭州一家圖書館工作,春節只有兩三天的假期,孩子去年就沒回家過年,黃道勁和老伴商量了一下,決定舉家到杭州過年。“她就幾天假期,來回折騰累,也怕她過年孤單。”黃道勁說,一家人只要在一起,在哪過年都一樣。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個5歲小女孩安靜地坐在行李箱上。“帶孫女到蚌埠過年,兒子、兒媳生意太忙回不來。”辛昌一前些年從滁城一家單位退休后,在家帶孫女享受天倫之樂。前段時間,兒子打電話給辛昌一,說春節生意太忙不能回家。“他們回不來我就過去,孩子在哪家就在哪,家人聚齊就是團圓年。”辛昌一說。
旅途·護一路順安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車站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身影夾在其中,現場秩序忙而不亂。
“哪位旅客的黑色手提包丟了,請到廣播室認領。”隨著一則廣播,候車室內暫時安靜了下來。“去年春運期間,滁州高鐵站發送旅客19萬人次,預計今年春運發送旅客20萬人次。”滁州高鐵站站長張鳳清介紹,為了保障春運期間旅客乘車安全,車站精密組織,全員到崗,開通老幼病殘孕重點旅客進站通道,提供遺失物品快遞服務,候車室設立免費充電區,通過系列舉措,確保旅客有序平安出行。
“我們組織了青年志愿者,每天3批次,在車站開展為期40天的春運志愿服務活動。”共青團南譙區委書記徐遲介紹,在春運期間,志愿者們開展安檢協助、便民服務、秩序維護、信息咨詢、應急救援等志愿服務,為廣大旅客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