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民生領域的“關鍵小事”,是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2024年,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的“心上事”當成“上心事”,聚焦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精準施策、多措并舉,全力保障和不斷增進各項民生福祉。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關心監督下,市民生辦會同市直各牽頭單位,全力以赴高質量如期推進50項民生實事落地見效,讓全市人民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民生實事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標,其中24項超額完成。
重部署 以實干增福祉
辦好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聚民意、惠民生,推動民生實事不斷提質增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工作,積極部署、統籌協調,通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推進會議等不同形式,定期研究部署;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多次赴各民生實事現場調研指導、一線辦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民生實事項目順利推進。
市人大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扎實開展“聚民意,惠民生,推深做實為民辦實事”主題活動,聚力打造民生實事“組合拳”工作模式。與此同時,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批多輪對民生實事落實情況開展視察督導,持續推動民生實事提質提效。
市直各牽頭責任單位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開展日常調度,加強協調服務,強化部門協作。各縣(市、區)落實屬地責任,細化工作措施,確保任務落實。
為營造民生實事政策與成果常態化宣傳的濃厚氛圍,市民生辦會同市委宣傳部制定印發《滁州市2024年50項民生實事宣傳方案》,利用報紙、電視、新媒體平臺、發送短信、展牌、電子屏、重大活動集會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50項民生實事的知曉率和滿意度。截至目前,各地各有關單位開展集中宣傳宣講及入戶宣傳3000余次,在人民網、新華網、中安在線、省市民生工程網等渠道發布信息報道2000余篇。
嚴舉措 以實績惠民生
記者梳理發現,在我市部署實施的50項民生實事中,涵蓋了促進就業類3項、社會保障類5項、困難群體救助類11項、教育惠民類4項、衛生健康類3項、環境保護類2項、交通出行類2項、文體服務類3項、城鄉建設類10項、公共安全類5項等。
由于工作量大、牽涉面廣、關注度高,我市堅持“十個手指彈鋼琴”,以一項項嚴而又實的行動舉措穩步推進。
作為推進民生實事的牽頭部門,市發改委嚴格按照年初各項任務安排和標準要求,細化工作方案,強化工作舉措,起草擬定《滁州市民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2024年實施50項民生實事的通知》等文件,并進一步明確各個牽頭單位、時間任務及推進措施,確保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著落”。
市民生辦完善溝通協調機制,按月調度、通報工作實施進展,促進各項任務加快實施。同時會同市委督查室、市紀委黨風室、市直相關單位多次開展實地督查,督促各地保質保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農村地區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是市衛健委承擔的一項民生實事。為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市衛健委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宣傳渠道,將民生實事政策及健康防治知識送家入戶、送進社區,提高了群眾對篩查和診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以及支持率,較好實現了從“要我查”到“我要查”的轉變。2024年,全市累計為農村地區適齡婦女提供16.01萬人次宮頸癌、1.66萬人次乳腺癌篩查服務,分別完成任務數的323.42%、123.41%。
市民政局牢固樹立為人民辦好民生實事的思想理念,統籌謀劃、大力實施養老服務領域工作,完善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運作機制,提升農村養老院運營服務能力,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據統計,全市共1233個村(社區)成立“救急難”互助社,已具備3萬元的啟動資金的互助社達1233家,完成進度100%;對全市27個公建公營敬老院按照每年每院5萬元的標準發放補助,完成進度100%;按照每人每月100元、86元的標準,全市殘疾人生活補貼救助人數65118人,累計發放7678.3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救助人數60921人,累計發放4546.3萬元,已經補貼到位;建成家庭養老床位2663張,完成居家養老上門服務4914人次,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成8個,分別完成進度110.9%、102.3%、100%。
做實事 以實效暖民心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逛夜市的工夫,我就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一個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提及“三公里”就業圈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市民小張喜不自禁。
現年30歲的小張家住滁城城郊,因為一直沒找到合適崗位而待業在家。2024年下半年的一個夜晚,她參加了市人社局依托社區開展的人才夜市招聘活動,與3家企業現場達成意向,最終成功入職滁州經開區某廠礦企業的保潔崗位。
促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是我市2024年50項民生實事之一,小張只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2024年以來,市人社局通過實施穩就業提質擴量服務“家門口”就業行動,以社區為載體,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及其他有就業意愿的勞動者盡快實現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2萬人,“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數量210個,達到城市社區目標數量的102.94%。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這一年,我市實施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共新建公共充電樁2118個,2024年度完成率達176.5%。
這一年,全市新增11家商超運行“惠民菜籃子”,完成進度110%。
這一年,我市實施“放心家政”行動,培訓家政服務人員21548人次,新增家政服務人員7616人,分別完成進度132%、117%。
這一年,針對市民最關心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食品品種開展“你點我檢”1200批次,完成進度120%。
這一年,在老有所學行動中,全市新增學習人數8.18萬人,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達到27.18萬人,分別完成進度118.55%、104.94%。
這一年,我市實施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對2090間中小學教室光環境進行改造,完成進度114.84%。
這一年,加強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全市20個公益性公墓建設項目已全部完工,完成進度100%。
……
經過技能培訓實現更好就業的務工人員難掩心中喜悅;獲得高比例醫保報銷和救助的困難家庭重燃生活希望;每逢傳統佳節,在定點超市購買到惠民價“一元菜”的市民面露喜色……
回眸2024年,一個個熱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應,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開花,穩穩地托起了群眾的幸福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沿著高質量發展道路穩步前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新一年開啟新征程,2025年,我市將繼續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時刻將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民生答卷,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舒心、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