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記者從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持續發揮金融“活水”作用,加快完善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體系,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截至三季度末,全省共有超9成規上企業啟動數字化轉型,其中近6成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
今年以來,安徽成飛集成瑞鵠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的訂單持續增多,現有廠區已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擬新建汽車車身總成件智能制造項目,同時淘汰老舊設備,更新智能裝備。
“今年4月份,招商銀行合肥分行主動聯系我們,運用設備更新專項產品‘皖新貸’,將人民銀行再貸款政策全額補貼給我們企業,還疊加他們銀行的專項補貼政策,同時協助我們申請財政貼息,大幅降低融資成本。”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了足額資金,新廠房和設備換新有了著落。較低的貸款利率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
推動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是支持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安徽出臺金融助力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文件,推動金融機構建立快速盡職調查、快速審批綠色通道,用足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項再貸款工具,助力傳統產業設備迭代升級。截至10月末,全省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再貸款共為318個項目發放貸款120.1億元,均位居全國第1。
同時,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安徽推動省級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深度協同,引導金融機構與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合作推出平臺專屬產品,因地制宜推廣“平臺+園區+金融”模式。持續實施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等政策,對企業為實施數字化改造取得的項目貸款,以及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置設備進行數字化改造給予相應貼息,已兌現貸款貼息和融資租賃貼息資金超4.5億元。
圍繞產業向綠色化發展,安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落地全國首筆“碳中和”掛鉤貸款、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VEP)收益權質押貸款、支持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用足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加強綠色低碳領域融資支持,支持企業利用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技術實現綠色轉型。截至三季度末,全省落地碳減排支持工具貸款447.3億元,同比增長37.25%。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李后祥
(責編:關飛、金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