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 大皖新聞記者從黃山市歙縣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歙縣在全省首個完成全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共記錄到物種3953種,發現安徽省新記錄物種92個。
2023年,歙縣被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選取作為全省首批兩個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工作試點縣之一,按照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要求開展調查。
據悉,調查共記錄到物種3953種,其中,陸生高等植物2049種,鳥類233種,哺乳動物59種,兩棲動物27種,爬行動物45種,陸生昆蟲1112種,大型真菌176種,魚類46種,底棲動物44種,浮游植物78種,浮游動物39種,水生維管植物45種。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8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南方紅豆杉等3種,二級保護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長序榆、金錢松等25種,省級保護植物三尖杉、鐵杉等25種。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麂、中華穿山甲、中華秋沙鴨、安吉小鯢等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藏酋猴、黃喉貂、白眉山鷓鴣、白鷴、虎紋蛙、平胸龜、拉步甲等53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7種。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同時,調查發現安徽省新紀錄種92個,包括巫山淺裂繁縷、雞腸繁縷、孿斑黛眼蝶、白斑迷蛺蝶等物種。大量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和新紀錄種的發現均表明歙縣的生態環境愈發優質,印證了歙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顯著成效。
孿斑黛眼蝶(Lethe gemina)安徽省新紀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