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2024年以來,天長市廣陵街道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用心用情用力為民辦實事,以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為抓手,不斷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助力小項目“撬動”大發展,惠及廣大群眾。
重實效,把群眾受益落到實處。嚴格按照“村民自愿、村民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一事一議”的原則,具體項目由受益村、村“兩委”、部分受益群眾提出,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和決議結果公開,調動了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轉變了過去“政府干、群眾看”的工作方式,讓村民說了算、定了干,讓百姓得到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從源頭上保證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強監管,把資金安全落到實處。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做好“一事一議”籌資和財政獎補資金監管,通過對項目施工環境優劣、籌資籌勞情況、居村地域大小、項目數量、資金總量等因素綜合考量,落實財政引導,強化多元投入,盡可能保證“一事一議”項目有效實施,規避盲目分配,做到財政獎補資金統籌規劃,推動資金聚力增效,為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抓環節,把工程質量落到實處。嚴把項目質量關,在項目實施階段,實行上下聯動,加強項目建設質量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定期實地察看項目建設,財政所跟蹤掌握項目實施進度,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項目施工進行全過程監管,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的“雙提升”,讓“一事一議”項目合民意、惠民生。
要績效,把績效管理落到實處。堅持事前、事中、事后逐項目跟進,實時掌握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對項目統一進行工程審計,依據審計結果結算工程資金,并對項目申報、項目建設、項目竣工移交等全過程進行績效管理,實現資金項目管理全過程動態監管,切實提高資金項目的監管質量和水平,實現以“績”增“效”、以“績”理“財”,推動績效管理工作擴面提質,真正發揮“一事一議”項目“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下一步,廣陵街道將全面落實落細“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真抓實干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打造成老百姓滿意的惠民工程、利民工程和民心工程,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財政力量。(劉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