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12月19日5版)
自動供粉、和面、熟化、壓延切絲、蒸煮、油炸、冷卻……日前,記者來到天長市汊澗鎮,在今麥郎面品(天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一塊塊面餅在流水線上穿梭,不到25分鐘,一包包、一桶桶方便面便完成了從面粉到成品的快速變身。“我們的1條全自動方便面生產線一分鐘能產360袋(桶)方便面,全車間有12條這樣的生產線。”今麥郎面品(天長)有限公司總經理花子超對記者說。
花子超是土生土長的汊澗人,2004年大學畢業后,便從合肥返鄉,加入了剛剛投產的今麥郎天長公司。“公司像我這樣的本地人占到九成以上,只要踏實肯干,每個月有七八千元的工資。”花子超告訴記者,家鄉這些年的變化很大,馬路寬闊整潔、企業鱗次櫛比,很多農民住小洋樓、開小汽車。
今麥郎集團選擇天長,得益于這里優越的營商環境。地方政府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辦企業所需,及時兌現各類幫扶獎勵政策,還把公交車站設在了企業門口。20年來,今麥郎集團以平均兩年追加一次投資的速度回報當地,累計投資達90億元,建成涵蓋面品、飲品等在內的多個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產值120億元。
今麥郎投資不斷加碼,帶動了生產方便面碗及瓶裝水蓋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紛至沓來。“從沒有億元項目到形成億元集群,這是大公司給小鎮帶來的裂變效應。”汊澗鎮人大主席張曉卉介紹,依托今麥郎集團的龍頭引領,該鎮正積極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食品產業聚集區,目前已經建成龐度環保、蘇揚塑業、紅帽子制蓋等項目8個,今礦、君樂寶、上海三得利、香飄飄等10個項目在建或在談,2024年可實現年產值近50億元。
如今,已有約1500名工人在汊澗鎮的食品企業上班,通過訂單農業和工農文旅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在食品小鎮發展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