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當我們樓棟的黨員中心戶。”日前,南譙區龍蟠街道永樂社區凱迪塞納河畔西區黨員大會上,在職黨員李志燕堅定地表態。原來,身為共產黨員的李志燕,一直很想為居住地社區貢獻一份力量,但苦于沒有合適的平臺。如今,南譙區通過社區遴選黨員中心戶開展“聯崗聯戶”工作,讓李志燕有了為社區貢獻一份力量的機會,也助她“圓了夢”。
記者了解到,南譙區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結合“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的推深做實,充分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持續推進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具體工作中,該區通過建立健全“報到登記-作用發揮-評價反饋”全鏈條工作機制,讓在職黨員干部成為參與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
南譙區要求,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必須堅持“常態化”。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新入職黨員和報到后居住地發生變化的黨員,需要在一個月內主動向單位黨組織報告情況,由單位黨組織組織黨員及時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同時,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工作“回頭看”,以黨支部為單位,摸清黨員居住地信息和報到情況,推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走深走實。
報到只是“第一步”,如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心用情為社區群眾辦實事,才是“黨員進社區”的“初衷”。為切實發揮在職黨員作用,南譙區聚焦群眾需求,按照群眾點單、黨組織派單、黨員接單模式,推動報到黨員“訂單式”服務群眾。
據介紹,社區黨組織通過召開議事會、懇談會等形式,收集小區居民需求,并按照志愿服務類、協商議事類、困難救助類等精準設計服務項目,制定群眾需求清單,定期通過小區在職黨員微信群等方式向報到黨員公布。報到黨員依據個人實際、自身特長、崗位優勢等條件積極認領,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連日來,針對有小區因老人做飯操作不當引起火情的情況,永樂社區已經組織在職黨員深入70多戶居民家中,主要針對老年住戶開展“冬季家庭防火”宣傳。另據了解,根據居民“點單”需求,該社區還將組織在職黨員進行“垃圾分類”入戶宣講。
此外,南譙區還積極探索“聯崗聯戶”試點,最大力度激發報到黨員的工作積極性。
社區黨組織按照“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將報到黨員編入樓棟黨小組,組建功能型樓棟黨小組,推選產生黨小組長,由黨小組長加強與所轄樓棟黨員的聯系,收集黨員、群眾訴求,向社區反映,配合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開展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南譙區采取組織推薦和個人自薦相結合方式,在黨小組內推選“黨員中心戶”擔任信息員,開展聯系群眾工作。主要內容是對聯系戶進行走訪了解、收集意見,及時向黨小組長、小區黨支部、社區黨組織反映情況,力所能及地參與黨組織分配的工作。
與在職黨員“雙重責任”相匹配的,是工作單位和居住地兩個黨組織“雙重管理”。
在“雙重管理”機制下,社區黨組織按照“好、較好、一般、差”4個等次,對報到黨員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進行評價,并反饋至所在單位黨組織。單位黨組織通過經常性與黨員居住地社區黨組織聯系,了解黨員“八小時外”情況,并將社區黨組織評價意見作為評價黨員日常表現的重要參考。
“永樂社區有黨員470余名,其中在職黨員405名,他們是社區值得信賴的寶貴力量。”永樂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成靜告訴記者:“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我們引導他們在小區治理中充分發揮作用,參與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這對于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及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都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