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2024年11月29日2版)
星報訊 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我省著力在庫區和移民安置區挖掘“土”資源、打造“特”優勢、拓展“產”鏈條上做文章,積極推動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產業發展,截至10月份,累計投入移民資金54.46億元發展產業項目,使移民村集體和移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筑巢引鳳”促發展。天長市累計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資金1.01億元,建成11個“移民創業產業園”和35棟標準化廠房,將“資金”變“資產”,年租賃收益840萬元,解決就業群眾近千人。
“騰籠換鳥”提質效。懷寧縣鄧橋村、含山縣長山村、太湖縣塔鎮村等一批山區移民村,持續投入移民資金,把坡地、荒地的低值作物改造成茶場、果園、養殖園,種植黑木耳、藍莓、獼猴桃等農產品,發展養豬、養羊、養魚等養殖業。1~10月份僅鄧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340萬元,經營性收益62.5萬元,群眾收益穩步增長。
“生態康養”優環境。立足移民安置區自然資源稟賦,改造老會堂、老學校和閑置農房,挖掘歷史文化,美化村莊環境,建成現代旅游和康養基地。旌德縣三山村“詩畫梯田”、寧國市汪溪村“江景鮮花小村”、金寨縣丁埠村“夏清·滄海桑田”等一批特色和美移民村應運而生。
“電商助力”增動能。完善電商服務,讓農產品出村進城。黃山區9個移民村聯合投資820萬元,建成水庫移民電商孵化中心,現一期已投入運營,引入優質電商主體3家,1~10月份實現網銷額2.2億元,帶動當地農副產品銷售2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