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安花紅產業基地的花紅酒窖內,到處彌漫著濃郁的酒香。經過3年窖藏的1萬升“精品來安花紅酒”2024年頭酒正式開壇,并開始灌裝作業。
“我們與江南大學合作,在古法花紅釀酒技藝的基礎上,融合了‘蘇藝徽釀’現代釀酒工藝,經過3年多的努力,最終研發出了最新的大曲酒釀造工藝。”說起花紅酒最新的釀造工藝,安徽涂中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士強侃侃而談。
“酒香不怕巷子深。采用最新工藝釀造的首批‘精品來安花紅酒’,一經問世就廣受消費者好評,市場供不應求。”王士強指著酒窖內一排排整齊排列的200多壇酒介紹道,“精品來安花紅酒”以優質天然礦泉水和上等花紅果品為原料,采用最先進的釀酒工藝,產品兼具傳統酒的醇厚,又保留了花紅的果香和營養成分,聞香獨特,口感綿柔,是來安花紅品牌系列的“拳頭”產品。
“別看現在來安花紅遠近聞名,但本世紀初曾一度瀕臨滅絕。”來安縣政協委員、花紅種植協會副會長李迎軍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花紅“蝶變”史。據《來安縣志》記載,早在明嘉靖年間來安就有花紅栽培,明清時被列為貢果。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大量南方優質水果沖擊本地市場,失去了市場競爭力的來安花紅,種植面積逐漸萎縮,2000年后,僅剩下一棵嫁接了蘋果的來安花紅樹,種質資源瀕臨滅絕。
記者了解到,為保護、賡續花紅的種質資源,2009年,來安縣組織開展來安花紅種質資源搶救性培育。作為土生土長的來安人,李迎軍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不僅承包了200多畝林地,還建設了來安花紅產業基地。此外,他還牽頭成立了來安縣花紅種植協會,與各大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在擴大花紅種植面積的同時,不斷延伸拓展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精深加工。
2016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來安花紅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截至目前,該縣共種植來安花紅1000余畝,種植面積和知名度、影響力正在逐年增加。如今的來安花紅“家族”已然“人丁興旺”,其“麾下”囊括了果汁、果醬、果脯等產業近20種產品。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大道上,來安花紅實現了完美“蝶變”,正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