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民生實事
闊步邁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新時代農村道路,既是連接城鄉的紐帶,也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四好農村路”建設更是引人氣、聚財氣,得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今年,我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列為50項民生實事重要內容之一,持之以恒、攻堅克難,把農村公路建成農民朋友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通過提升路網質量、加強管理養護、提高運營水平、確保道路安全等,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穩步實現,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路網密布,織就民生實事幸福藍圖
一條公路,可以改變一個村莊、帶富一方百姓;一張張阡陌縱橫的公路網,則是鄉村振興的血脈通道。我市高度重視“四好農村路”這項“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就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作出批示,分管負責同志多次提出具體要求、組織召開調度推進會。交通運輸部門全力以赴抓進度、全面監管保質量,確保農村道路工程建設任務完成。
在規劃上,我市堅持“合理布局、聯網成片”原則,科學制定交通運輸發展五年規劃、農村公路五年規劃,建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庫并不斷完善。做到與干線路網建設相結合,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旅游發展、產業發展、資源開發、鄉村振興相結合,重點實施縣鄉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農村公路完善提質和安全生命防護等工程。
走進群山環繞、林草茂密的定遠縣蔣集鎮,一個個村莊干凈整潔,農家小院錯落有致。“自從村口這條風景大道修通后,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村莊越來越美,人氣也越來越旺。過去路不好,外地人不來,村里人也不怎么出去。”村民王兆洪說。
像這樣的便民道路,在皖東大地上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美。我市計劃到2025年,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1000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約2000公里,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另外在2024年,全市計劃建設的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96.7公里,全部開工,已完成83.5公里;計劃危橋改造17座,已全部完工;計劃建設安全防護工程425.5公里,將于11月份全面完工。
在滁州,各地正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快構建完善農村路網主框架,助力農村公路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20766公里,居全省第五;高速公路總里程767公里,居全省第一;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7979公里,其中縣道2563公里、鄉道3084公里、村道12332公里。
用心勾勒,串起鄉村振興最美風景
430公里蜿蜒曲折的彩虹路,串聯起青山綠水、古樸村落、露營基地、生態農莊。行走在風光旖旎的江淮分水嶺風景道,仿佛置身于多彩的山水畫卷之中。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交通線”向“風景線”延伸拓展,通過精心打造的“公路+”串起浪漫的“詩和遠方”。
建設與養護并重,修路與興業并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行,是我市農村道路建設的重要理念。為提升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品質,我市持續加大農村公路政策支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努力實現農村公路“有路必養、養必養好”。
南譙區井楠村的彩虹路兩旁,遠影蒼茫的山巒、滿目青綠的茶園、暮色四合的村落,有永遠看不厭的風景。51公里長的椒嶺風景線環山繞水,神山國家森林公園、黃栗樹小鎮等景點散布在公路兩側,如同鑲嵌在翡翠項鏈上的顆顆珍珠。
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帶動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為守護好綿延美麗的農村道路,我市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進一步明確縣、鄉級政府和村委會管養職責,落實鄉村道路專管員制度,切實加強路政管理和路域環境治理。
此外,我市通過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美麗公路建設經驗,全面推進美麗公路建設,努力創建農村公路品質示范路,全市已規劃建設農村公路品質示范路460公里。來安縣水口至武集路、天長市湖大路、鳳陽縣紅梅路等,先后獲評全省農村公路品質示范路。
道路需要精細化養護管理。為提升公路服務水平,我市全面實施農村公路養護水平提升工程,提高養護專業化、促進養護標準化,使得農村公路服務功能日趨完善。2016年至2023年,全市共投入12.3億元,完成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6596.6公里。
四通八達,架設城鄉融合快速通道
我市堅持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全面打造民心路、小康路、希望路,廣大農民朋友出行更便利、更快捷、更安全,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得到極大提升。
農村公路行車條件改善后,我市積極加快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步伐,這讓城鄉公交一體化步伐逐漸加快。230條城鄉公交線路、820臺城鄉公交,為城鄉有機融合架起一條快速通道,全市946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建制村通公交率達94.6%,城鄉居民公交服務均等化成效顯著。滁州和天長、全椒、定遠先后被列為省級“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和省級“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示范縣”。
與此同時,我市深入推進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融合發展。以縣級客貨郵站點為中樞、以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為支點、以村級客貨郵融合站位為終端,通過客貨郵合作線路和物流班車為紐帶,將區域農村物流服務網絡與干線物流網絡有效銜接,全力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共用、功能完善、深度融合”的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更好地滿足農村群眾出行、貨運物流和寄遞服務需求,并成功創建天長市、鳳陽縣2個國家級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交通先行,讓廣大農村地區交通出行條件得到顯著提高。我市以農村公路項目建設為主要抓手,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管、護、運”協調發展。天長市、定遠縣、鳳陽縣先后榮獲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天長市成功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市農村公路不斷展現“暢、安、美、凈”新形象,成為鄉村全面振興中一道靚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