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太新)近年來,我市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產文化特色和歷史底蘊,探索文旅融合,實現活態保護、活態傳承、活態發展的發展新格局。
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工作方針,切實加強滁州文物資源保護管理。市人大常委會立法《鳳陽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遺址保護利用條例》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滁州特別是鳳陽的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地方性法規依據。
管理機制日益完善。滁州市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文物局。印發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全市162處文保單位均完成安全責任公示,1140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均實現有人看護,建立市、縣、鄉鎮、村四級管理體系,文物安全責任進一步夯實。
工程項目有序推進。持續推進明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功舉辦明史博物館研討會。組織實施文物保護項目67個,各級累計投入資金約9億元。獲評全國、全省十大考古新發現各1處,省“文物保護優秀項目工程”2處。
價值挖掘富有成效。新增國家二級博物館2家、三級博物館1家。組織展覽146場、活動554場,博物館年參觀人次破百萬,獲評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項目”3個,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安徽農村改革成果展》入選國家主題展覽推介項目。
文物開發利用亮點紛呈。9處文博項目獲批,累計爭取資金2329.26萬元。《明中都》紀錄片、《滁州文物有話說》動漫兩個項目入選2024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入圍項目名單。探索“文物+旅游”新模式,獲評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1條,省“心悅75”紅色旅游獎項5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