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10月10日報道 滁州市推行“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模式——
基層公務出行保障“新”探索
自2014年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以來,滁州市保留的公車編制數、定向化保障車輛數均大幅下降,但也出現部分基層鄉鎮、行政執法部門用車困難的問題。如何解決基層和執法部門“無車可調”“人員下不去,事情解決不了”等現實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2019年以來,滁州市試點推行“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模式,探索基層公務出行保障問題,走出一條符合基層實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俱佳的新路。
如何讓基層公務出行更有保障、更規范
——改租用社會車輛、私車公用為統一租賃新能源車
施集鎮地處滁州市南譙區西部山區,距區政府43公里,鎮域最大跨度東西在30公里、南北在10公里左右,鄉鎮駐地距市區相對偏遠,交通不便。
記者日前來到施集鎮,看見鎮政府院內設有公務出行用車車庫、公共出行用車車庫,分別用于存放新能源公務用車和政府工作人員自有新能源車,充電樁整齊排列,充電位充足。
“公務用車制度改革以后,全鎮僅保留2臺公務用車作為實物保障車輛。但鄉鎮工作任務多、事務繁雜,基層干部對公務出行用車需求量較大。”施集鎮黨委副書記呂德成告訴記者,過去,鎮機關干部進村入戶開展鄉村振興、宅改、防汛、抗旱、土地增減掛等工作時以租用社會車輛和干部個人車輛為主,費用高、難管理,且“私車公用”還容易造成糾紛,安全得不到保障。
2019年4月,施集鎮作為試點鎮,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以租賃新能源汽車的方式進行公務出行,與滁州市統一招標的中科易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為期3年的租賃協議,陸續向該公司租賃了3輛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免費為新能源車輛安裝充電樁、加裝北斗定位終端,并負責車輛保險、日常維護、維修等所產生的支出。施集鎮只需支付租賃車輛費用及車輛充電費用。
按照規定,公務員在施集鎮轄區以外可以申請保障車輛,其他人員則不受地域限制。
“這樣可以優先保障不拿車貼的人公務出行。”呂德成說,“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實施后,施集鎮干部逐步養成有事即走、沒事下村的習慣,干部與群眾聯系更便捷、更緊密了。
施集鎮孫崗村脫貧監測戶施宗武癱瘓無勞動能力,在全椒縣武崗鎮衛生院長期住院。施集鎮人大主席吳建國每個月都要申請新能源公務車上門慰問,這讓施宗武很感動。用車方便了,鎮干部到基層開展高標準農田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更用心了。自2020年以來,已完成4萬多畝高標準農田整治任務。
從2019年4月開始,施集鎮3臺新能源車輛共產生訂單約3900條,車輛行駛里程36.4萬公里。
目前,滁州市“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已實現有需求的鄉鎮全覆蓋,有需求的城市園區和行政執法單位正積極推進,全市114家單位共租賃368輛新能源汽車,共行駛2500余萬公里,平均每月每車約1500公里,基層干部公務出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之前有很大提升。
“‘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實施以來,全市實現了保障里程有效提高,公里數普遍提高40%以上,費用支出明顯減少,年節支率30%以上,且租賃車輛運行痕跡實時監管,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廉政風險。”滁州市機關事務管理處主任李亞燕告訴記者。
行政執法為何更有效率了
——分時租用新能源車選擇面廣、靈活機動
在滁州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的大院內,不僅停放著新能源執法車并配有充電樁,地下儲藏室里還擺放著支隊近幾年查處的假劣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樣本。
“以前因車輛缺少,不能滿足執法辦案人員的出行要求,很多一線執法人員采取租賃社會化車輛、打車等方式奔赴案件現場,應急反應慢,有些案件無法及時固證。現在增加了新能源執法用車保障,可隨時響應,快速到達現場,有效縮短案件辦理時間、提高辦案效能,案件辦理數量大幅增長。”滁州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侯智勇告訴記者。
滁州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四大隊負責人陳永生說,過去全支隊6個大隊就4輛執法車,而且車齡都在10年以上,車況較差,上午8點半以后基本上就申請不到了,辦理案件經常要個人打車,還要帶著電腦、打印機這些設備,非常不方便,又耽誤時間。如今有了3輛新能源執法車,用車方便多了。
鳳陽縣礦產資源豐富,礦山占該縣總面積約一半,礦山執法范圍廣、難度大。記者來到鳳陽縣劉府鎮派出所的時候,所長孫遠建正帶著幾名民警準備開一輛新能源四驅SUV車去礦山巡查執法。
“我們每天都要巡邏檢查礦山盜采。盜采點路很難走,一般的油車包括皮卡車都很難進山行駛。而政府租賃選擇的電車靈活,加速很快,乘坐也比較舒適,對礦山執法作用很大。”孫遠建對記者說。
“為更好地保護礦山,鳳陽縣成立了建設綠色礦山領導小組,2021年專門租用了10臺新能源車用于礦山執法巡查,由縣礦山聯合執法大隊和西部4個鄉鎮派出所調度使用。”鳳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綠礦辦工作人員張玉健告訴記者,采用新能源租賃車輛出警后,礦山執法車輛到達率顯著提升。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礦山盜采現象幾乎沒有。
“由于礦山執法車損耗較大,新能源車年租金比其他鄉鎮租賃費用高一些,但相比燃油車使用費用仍然比較低,而且國家礦產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給地方帶來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無法估量。”張玉健說。隨著執法環境優化、車輛不斷折舊,新能源車的租賃價格也將逐年降低。
目前,滁州市直已有13家單位租賃38輛新能源汽車,縣直共有40家單位租賃91輛新能源汽車。
基層公務用車費用是否真的降低了?
——全省一張網,節能規范“看得見”
“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實施后,基層公務用車費用到底能節約多少?
呂德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新能源汽車每次充滿電約需50度,費用28元,續航里程390公里,約合0.05元/公里;2023年,3臺新能源車合計行駛8萬多公里,年租車費用11.8萬元,產生電費4000元,合計12.2萬元,按照8萬公里在社會上租賃車輛來測算至少要20萬元,公務用車費用支出大大減少。
府城鎮鎮長王勇坦言,2019年剛到鎮里上班的時候,鎮村干部來找他報銷租車費的單據堆了厚厚一摞,每個月都有好幾萬元。“有的是半年、一年前的,有的一天費用就三五百元,哪些是必要的,哪些不能報根本說不清。浪費不說,這里面的廉政、安全風險也很大。”王勇告訴記者,自2021年采取“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后,府城鎮5輛新能源車每年費用僅26萬元,出行成本比過去大為降低。
此外,為規范管理,提高安全性和車輛整潔度,府城鎮還根據片區和工作性質劃分,相對固定新能源車駕駛員,給予適當補助,增強駕駛員使用、維護的責任感。
退役軍人王如成在府城鎮從事文明創建和物業辦工作,同時也是新能源公車駕駛員,幾乎每天都跟同事一起到各個小區巡查。“當上駕駛員,我的責任感更強了,不僅更愛護車輛,用車也更規范,哪里不能停,幾點必須開回來都要注意,出了問題我要承擔責任的。”王如成對記者說。
如何對租賃的新能源車進行有效監管?滁州市將所有租賃車輛納入省、市、縣、鄉四級信息互聯互通的基層公務出行“全省一張網”,均參照公車管理加裝北斗定位終端,系統支持用車信息全程在線記錄,實時掌握公務用車事由、軌跡、里程等出行數據,做到高效保障、規范管理、安全可控、信息透明、監管有據。
“從鎮社會治理平臺上看,用車人、用車事由、車輛運行軌跡和里程等一目了然,運行軌跡還可追溯。”呂德成告訴記者,基層公車使用既要方便快捷,又要統一規范。為此,施集鎮對新能源公務用車實行統一租賃、統一管理、統一使用,工作人員用車時只需通過手機App預約申請,由車輛審核人員網上審批,審批通過后,申請人在智能鑰匙柜取出車輛鑰匙即可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