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9月27日7版)
鳳陽新城。
大包干紀念館。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這里名山勝水,孕育了內涵厚重的淮河文化,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素有“花鼓之鄉”“改革之鄉”“石英之鄉”“曲藝之鄉”和“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
近年來,鳳陽縣全力抓招商、拼經濟、促發展、保穩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較好成效。
聚焦爭先進位
發展態勢向上向好
2017年以來生產總值連跨四個百億元臺階,年均增長7.5%,總量由2017年186.3億元、全省第35位,躍升至2023年524.4億元、全省第11位,鳳陽實現由“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人均都靠前”的歷史性轉變。
圍繞六大產業鏈和“新三樣”,2023年全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6個,總投資663.6億元,實現同年“雙百億”項目招引??偼顿Y220億元海螺光伏產業園、165億元東旭顯示、100億元正泰二期等“新三樣”項目簽約開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理念,組建28個高層次人才團隊,引進院士和國家級領軍人才30人、高層次人才212人。獲評全省人才強縣先進典型縣。
2023年度民營經濟發展考核位居全省三類縣第一名,招商引資工作連續兩年全市第一。連續4個季度在全省經濟運行中居59個縣(市)前三,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營商環境百強縣、長三角地區百強縣等。
突出轉型升級
產業發展縱深推進
強化區域協作。建立與長三角地區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開展對標提升行動。加快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2023年全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項目43個、占全年招商引資項目數的65%,項目總投資達387.4億元,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資金居全市第一。深化拓展對外交通,助推鳳陽與長三角地區通達度持續提升。
推動傳統產業升級。鳳陽縣大力實施百億技改百企升級工程,加快推進“智改數轉網聯”,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球單體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線、單體最大的高分散白炭黑生產線和浮法玻璃生產線,以及全國最大的日用玻璃器皿生產企業均坐落于鳳陽。
構建完備產業體系。鳳陽縣堅持三產融合、協同發力,創成小崗國家農業科技園;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全縣“二品一標”農產品65個;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從聚焦一粒“砂”到千億產業,鳳陽全力打造光伏之都,2023年,全縣光伏產業產值327.5億元,光伏玻璃年產能超700萬噸、約占全國20%、全球18%。建成循環經濟產業園,獲批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縣。旅游服務業加速壯大,先后獲評“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縣”等多個榮譽稱號,2023年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接待游客49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51億元。
積極培育新興產業。鳳陽縣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主導產業,持續推進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努力構建體現鳳陽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深化改革創新
發展活力逐步顯現
改革發展增添動力。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通過國家評估,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獲頒全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第一證,成功申報財政部2024年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兩項試點”改革,“1+9+N”宅改經驗入選“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國有林場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等通過國家驗收。河長制工作在全省推廣并推送水利部作為典型案例。
持續激發創新潛力。2023年,新增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業研發中心各5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眾創空間1家、省創新型中小企業37家。戰新、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分別達64家、122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實現“三年翻兩番”;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和強度增幅均為全市第一。
營商環境釋放活力。在全市率先推行“營商環境企業監督員”,在全省率先上線和實行“終本終結案件智能管理系統”及“三級幫辦代辦上門辦服務”,首創“容缺信封”免費郵寄,辦事效率大大提升。
加快協同發展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共繪城鄉協同發展“一張圖”。編制191個“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累計建設72個美麗鄉村中心村。全面推進“千村引領、萬村升級”,重點打造“5115”工程,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注重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打造3個“皖美紅色物業”示范點,統籌推進智慧停車場、充電樁等建設,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共織城鄉人文底蘊“一張網”。著力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地和紅色文化傳承地,培育明中都—小崗村特色旅游集聚區,持續擦亮小崗紅色品牌。
共寫城鄉綠色家園“一筆劃”。鳳陽縣持續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深入打好“三大保衛戰”。動態清零農村黑臭水體,持續攻堅噪聲、油煙、惡臭異味擾民等“家門口”環境問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創建省級森林村莊6個。
堅持用心用情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情牽百姓冷暖,心系萬家憂樂。鳳陽縣高標準落實50項民生工程、10項暖民心行動。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強縣,相繼開建并投入使用多所學校。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實施縣域醫療“2+3”試點工程,加快創建國家衛生縣、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縣。做優文化惠民,打造“15分鐘閱讀圈”,豐富公共文化設施功能,完成博物館文物數字化保護,持續開展送戲下鄉等惠民演出活動。
關愛“特殊群體”,保障“底線民生”。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優化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制度,深化醫養結合示范創建,持續提高特殊群體保障水平。
關切“安居樂業”,強化“熱點民生”。系統完善“民呼鳳應”、信訪“1+5+N”等平臺體系,依法依規化解各類群眾訴求。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電信網絡詐騙,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違法犯罪工作。創成省質量強縣,圓滿完成“五經普”工作。緊盯交通、自建房、燃氣、礦山、食藥等重點領域,堅決防范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啟程。未來,鳳陽縣將深入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緊扣全省打造“三地一區”和全市打造“一二三城”目標任務,埋頭苦干、勇毅前行,聚精會神、奮斗追趕,奮力譜寫鳳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新篇章。
(本欄文圖由中共鳳陽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