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9月27日7版)
孩子們體驗傳統戲曲文化。彭 晨 攝
孩子們學習制作非遺鳳畫,感受非遺之美。單新瑋 攝
滁州市瑯琊區開展誠信建設宣講,提升文明素養。趙 辰 攝
近年來,滁州市瑯琊區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創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方法,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萌“琊”課堂文明實踐項目,開展豐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暑期實踐活動,凝聚起教育和關懷未成年人的強大合力,引導未成年人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部門多點聯動
增強文明實踐“厚度”
自2019年啟動以來,瑯琊區萌“琊”課堂項目活動已成功舉辦六年,目前已形成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牽頭抓總,區直單位與街道(社區)聯動、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工作方式,推動項目活動在全區鋪開。截至目前,共推出系列活動580余場次,每場次50余人,參與學生和家長29000余人次。每年暑假提前認真規劃課程,針對少兒興趣體驗課進行調整,為提高孩子們的創意思維訓練,認真聽取學生家長意見,在往年的課程基礎上今年又開設了戲曲體驗、積木、科學小實驗、非遺漆扇等課程。對一些諸如鳳畫、瑯琊酥糖等熱門課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針對性地增加了部分熱門課的課時,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可以感受到非遺課堂的樂趣。活動發布后,吸引了大量學生家長踴躍報名參與,部分課程也是一座難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熱門“打卡”地,炎熱的天氣也難擋少年兒童的參與熱情。“放暑假了,孩子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開展暑假公益課,讓他們的暑假變得更有意義。”學生家長開心地表示。
創新活動載體
拓展文明實踐“深度”
瑯琊區開設的課程以“趣味互動、學以致用”為原則,突出“思想性+趣味性+能動性”,推動教學內容與文明實踐相銜接,注重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非遺文化+陣地助力。來到瑯琊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家可以聆聽金絲楠木博物館文物背后的故事、體驗非遺基地傳統手工技藝、感受讀書吧濃濃的文化氛圍、學習專題講座知識……展覽、誦讀比賽、親子手工、全民閱讀推廣和文化交流等活動多姿多彩,打響瑯琊區“閱讀自由”特色品牌。2023年,瑯琊區打造了非遺傳承基地,基地分為四大版塊,分別是非遺項目展示區、主題活動互動區、舞臺展示區及戶外研學區,側重于非遺文化項目展示、非遺研學活動開展和本土非遺技藝體驗。在設計中,注重直觀展示和非遺研學相結合,靜態展示和數字化呈現想結合,教師講解和沉浸式學習相結合,多給參與者提供互動交流和沉浸體驗的空間。自基地成立來,每年暑假期間助力公益課堂先后舉辦了手工青團制作、趣味黏土制作、手工醒獅DIY、24節氣手工制作和篾編制作等多個類別的非遺研學活動。
沉浸體驗+理論助力。今年暑期,瑯琊區開展防溺水、心理健康、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科普宣傳、未成年保護等專題理論課堂34場,沉浸式體驗15場,老師們會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針對性進行一些知識講解和興趣傳授。理論課堂上,老師結合實際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防溺水理論、現場急救知識等應急救護要點和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手把手帶著大家進行實操演練,教會大家掌握“徒手心肺復蘇術”“突發氣管異物、呼吸道梗阻時的應急處理術”等內容的正確操作流程和科學方法,提高大家的應急救護知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引導廣大青少年珍愛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遠離溺水事故。
多元探索+科學助力。除了傳統的美術、體育類課程,也增設了科學小實驗、積木等科技類課程。老師在課上用互動討論、科普知識、科學實驗、成果展示等活動環節帶領少年兒童一起感受科學的奇妙與樂趣。他們在科學實驗中感知光和影的特征,認識了試管變化的神奇,親眼見證了科學原理的奇妙展現,收獲了不少科學知識。創新的趣味科學體驗讓孩子們既能在專業的指導中掌握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能,也能在豐富多彩的動手實踐活動中寓教于樂,進一步培育未成年人良好的科學素質和動手能力,讓少年兒童假期快樂有趣。
形式多樣+創新助力。新潮的熱印布包體驗、非遺漆扇、小手搭建新世界、榫卯桌椅、動手制作非遺美食瑯琊酥糖體驗、戲曲展演體驗……諸多活動讓孩子們興趣高漲,激動不已。非遺漆扇是今年新增課程。課堂上,孩子們不僅獲得了親手制作非遺漆扇的獨特體驗,讓少年兒童體驗了一把“中國式浪漫”,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小朋友們也在心中種下了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增強了傳承非遺文化的責任感。
傳統戲曲+文化助力。今年與市演藝集團深度合作,開展戲曲展演活動10場,活動中戲曲演員們帶來了《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梨花頌》《女駙馬》等精彩絕倫的戲曲大餐。除了傳統戲曲展演外,戲曲演員們寓教于樂,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學生們講解了戲曲的藝術風格、行當分類、人物角色等相關知識,并邀請學生上臺,現場指導練習“手、眼、身、步”等動作的風格韻律,讓學生在趣味互動中感受戲曲文化的魅力。
吸納專業人才
延伸文明實踐“廣度”
瑯琊區廣納賢才,廣召機關事業單位、本土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五老”人員、社會組織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50余名專業志愿者,將其納入師資庫,為未成年人暑假生活注入活力與希望。來自各行各業的老師們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將非遺傳承、科普知識、法律知識等多元內容巧妙融入課程,更以身作則,傳遞正能量,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每期活動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安排大巴車負責統一接送。
經過六年不懈努力與探索實踐,瑯琊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萌“琊”課堂不僅豐富了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還有效解決了社區子女“看護難”問題,減輕了家長負擔,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與高度認可。下一步,瑯琊區將持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為依托,進一步豐富活躍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文明實踐活動中來,傳播文明新風尚,凝聚文明實踐力量,彰顯文明實踐擔當。
(林 友 葉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