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9月18日9版)
我省多地圍繞和美鄉村建設,因地制宜發展農文旅融合產業,全力探索——
“皖美鄉村”的文旅“破圈”之道
滁州市南譙區
“茶旅”融合花開嶺上
鄉村發展文旅,離不開路。
2021年,“江淮分水嶺最美風景道”IP橫空出世。這條皖東“千里畫廊”主線總長420公里,跨聯滁州市8個縣(市、區)、35個鄉鎮、119個行政村,串連全市100多個景區景點及鄉村文化場館,助力滁州旅游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原本“藏在深山人不識”的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也因為這條路,很快就成了最熱門的旅游打卡地。
井楠村盛產茶葉,尤以“西澗春雪”為盛。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風景道未建成前,井楠村趙洼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維清,把整個春天的時間都用在推銷“西澗春雪”上了。千百里之外的愛茶人,喝著他送上門去的茶,齒頰生香,卻無緣來一趟井楠,看一看孕育了這款好茶的嶺上好景致。
2021年,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施集段開通,王維清在路邊建了一個120多平方米的展示廳,用來銷售合作社的茶葉及土特產,沒想到生意出奇火爆。“路一修好,游客就多了起來,而且一年比一年多,春茶上市時,展示廳里每天都有不少游客,以前我去外地挨家挨戶推銷,現在坐在家里就能賣斷貨。”王維清笑著說。
無數游客通過這條嶺上風景道,慕名來井楠村,他們不僅品嘗到以唐代詩人韋應物詩作命名的名茶,更體會到了詩中“幽草澗邊生”“黃鸝深樹鳴”的風情。
一條路,為村民們帶來了更多的財富,也為井楠村帶來了“蝶變”的內驅力。2023年起,井楠村堅持“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發展路徑,明確茶文化養生特色旅游村發展定位,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推進。
在井楠村,被萬畝茶園溫柔環抱的井楠茗宿,如同一顆未加雕飾的明珠,引來無數旅人感受原生態的“茶村文化”。
井楠茗宿負責人李曦說:“井楠是滁州茶葉主產區,春暖花開時,游客們在這里不僅能親手采茶制茶,還能吃到春天的時令野菜,像香椿頭呀,馬蘭頭呀,我們還有一道當地特色小吃——將新鮮的茶葉用油微炸,灑上椒鹽,吃起來很脆,散發著幽幽茶香,特別受歡迎。”
無茶可采的季節,風景道旁的美麗村落同樣是回味鄉愁的好去處。在井楠茗宿和以“詩集嶺”為主題的羅洼民宿,夏季“茗”星音樂節充分激活了年輕人與鄉土聯接、碰撞的青春活力;紛紛引入的詩詞文學沙龍、新書簽售會、研學教育、新車發布展覽、美食節等活動正為這片鄉村帶來濃濃詩意……
依托“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建設,南譙區將沿線鄉村“串珠成鏈”,構建起了立體式生態文旅圈,其中途經井楠村、孫崗村的“醉美茶道”成為“長三角自駕游示范目的地”重要體驗線路。同樣依托風景道南譙段而開發出的“鄉村旅游美食大賽”“石榴采摘節”“重陽飲菊花酒節”“皇甫山彼岸花森林文化旅游節”“黃金梨采摘節”“金甲溪森林漂流節”“藍莓采摘節”等節慶活動,正吸引更多人暢游南譙。
以路為媒,“茶旅”融合,不斷開發和拓展鄉村旅游產品,南譙區的文旅實踐,正在這條“嶺上”開出絢爛繁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