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全覆蓋推廣,總結形成“四單機制”“四方機制”等特色做法
“票決制”的滁州探索
黨委主張和群眾意愿如何更加充分地實現有機統一?政府“辦的事”如何精準對接群眾“盼的事”?我市在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中找到路徑: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讓群眾成為民生實事項目的參與者、監督者、受益者。
自推行票決制6年來,我市不僅推動完成了2000多件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而且探索形成了“四單機制”“四方機制”等特色做法,構建了滁州票決制的“四梁八柱”,總結出了“滁州經驗”,為全省各地提供了有益借鑒。
全省率先全覆蓋推廣票決制
民生實事項目蘊含社情民意、事關百姓福祉。過去,和省內外很多地方一樣,我市民生實事項目選什么、怎么做,基本上都由政府定。
然而,需要辦哪些民生實事、實施的效果怎樣,群眾的需求最直接、感受最深刻、最有發言權。
如何才能讓民生實事項目滿載民意、體現民心、惠及民生,成為擺在各地面前的一道考題。
聚焦這一民生熱點,市人大常委會從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中找思路、找方法,很快蹦出“金點子”:把民生實事項目的決策和施行引入到人大制度軌道上。
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提請市委出臺《中共滁州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意見》,首提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以下簡稱票決制),并在天長市兩個鄉鎮率先開展試點。
所謂票決制,是指政府在廣泛征求人民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提出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以代表投票方式選擇決定正式項目后組織實施,并接受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監督的制度。推進票決制就是充分發揮人大作用,在人民群眾、人大代表和各級政府之間架設起溝通互信、有效監督的橋梁,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里。
試點工作開展3年后,我市加快步伐,在各縣(市、區)推廣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
2024年年初,在滁州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全體人大代表對市人民政府提交的12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票決,差額選出10件民生實事項目,標志著我市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在市級層面推開。至此,滁州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票決制市、縣、鄉(鎮)三級全覆蓋。
此外,我市還在條件具備的街道創新開展選民代表會議票決民生實事,目前實施的街道已占全市街道總數的一半。
探索形成票決制“滁州經驗”
在探索中,我市逐步走出黨委決策、人大決定、政府執行、群眾參與的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路徑,創新實踐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買單”、人大“驗單”票決制模式,同時確立了征集、初定、審議、票決、監督、評估的三個階段、六個環節的工作流程,構建起滁州票決制的“四梁八柱”,形成了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票決制“滁州經驗”。
制度層面上,我市先后出臺了《關于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滁州市關于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實施辦法》《滁州市民生實事項目大會票決辦法》等多個文件,夯實票決制工作基礎。
施行過程中,突出把好“三關”,即把準征集初審關、把好審議票決關、把嚴監督評議關,確保候選項目滿載民意、民主決策體現民心、項目實施惠及民生。
征集項目線索時,市人大組織代表深入到群眾中廣泛征求建議、市政府發布征集公告,了解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對征集到的線索進行梳理分析,把普惠共享的項目線索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儲備庫,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并經市委研究同意后,最終形成供人代會全體代表審議票決的候選項目。
票決前,全市各級人大組織代表走訪或者召開政情通報會,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向代表通報列入票決的候選項目情況,讓代表“熟悉”項目,打好“提前量”。同時,候選項目還要經過三個環節的嚴格審議,即政府報告、代表審議、人大主席團聽取匯報,之后才能依法決定將候選項目提交大會票決。票決項目充分尊重代表意志,由全體代表投票決定實施哪些項目,票決結果當場公布并向社會公告。
“選”好民生實事項目是起點,“辦”好才是最終目的。我市著力在“辦”上下功夫,推出很多獨具特色的創新做法。
建立監督責任制度、月調研通報制度,建立書記、市長現場督辦制度、與市政府定期會商推進制度……市人大常委會牽頭實施8項制度跟蹤推進落實,并發揮年初問安排、年中問進度、年底問結果“三問”監督功效,構建閉環跟蹤監督鏈條,變事后監督為全程參與。
今年,市人大常委會還創建了“掛圖作戰”督辦機制,建立并動態更新《2024年人大代表票決十大民生實事任務分解督辦工作表》,定期曬落實清單,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提效。今年6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35名市人大代表聽取部分2024年度滁州市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建設情況通報,集中視察項目實施進展情況,提出52條具體建議,督促部門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票決制帶來了明顯成效:去年,助力我市民生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3,10項暖民心行動滿意度位居全省第1,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召開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交流視頻會上作交流發言。截至目前,2024年滁州市50項民生實事扎實推進,總體完成率達70%,有40項超過序時進度,其中9項已經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再提升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
“短短幾個月時間,龍山小學一期工程就完工了,這學期開始招收一年級學生,娃上學不用跑遠路了。”這幾天,滁州市龍山小區居民楊曉燕逢人便夸龍山小學的建設速度快,實現了她家孩子在家門口上學的愿望。
“一個小時不到,電就充滿了。有了這個充電站,真是方便。”8月16日上午,司機劉興友駕車來到滁州市第八中學南側新建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花了20多元錢把電充滿后便駕車離開。
……
龍山小學項目和滁州市第八中學南側電動汽車充電站項目都是今年滁州市人大代表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均已完工。
荒地變成了停車場,接送孩子上學有地方停車了;公交車通到了工廠門口,上下班更方便了……據統計,票決制推行6年來,全市116個鄉鎮(街道)共票決產生2000多個民生實事項目,惠及群眾265.9萬人。
“票決制帶來的監督,倒逼我們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一刻也不敢松懈。此外,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難題時,人大也會一起想點子、出主意,助力打通堵點,增強了我們辦好民生實事的信心和決心。”采訪中,市直一單位負責人說道。
“票決制通過人大制度實現了民生實事項目的法治化,交出了黨委認可的成績單,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激發了代表履職的新熱情,提升了人大工作的質效。但票決制還存在協商不夠充分、監督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項目普惠性還有短板等問題,需要不斷優化提升。”滁州市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同志介紹。
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落實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票決制工作部署,不斷把滁州票決制工作引深做實,推動“由民作主”更加具體化、實質化,更好滿足群眾新期待,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