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普通武警戰士到安徽省農村產業帶頭人,他以一顆赤誠之心,在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道路上全力奔跑,在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事業中傾注真心,勇當“領頭雁”,用實干開新局、譜新篇。他就是馬國斌,現任滁州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全椒縣薄殼山核桃產業協會秘書長、安徽華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
心系故土 退伍不褪色
馬國斌于1992年應征入伍,1995年退役。三年的部隊生活時間雖不長,卻給馬國斌帶去了深遠的影響。他坦言,始終以自己是一名退役軍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也正是由于這一身份所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毅然決然選擇在2017年回到家鄉創業,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
憑著對家鄉產業政策的信任以及干事創業的滿腔熱忱,馬國斌流轉太平村委會土地800畝,積極投身碧根果(薄殼山核桃)種植,他的心里攢著一股勁,就想為家鄉發展做些實事,“我是農村孩子,對土地也有感情。”馬國斌在外打拼多年,即使已有所成就,卻始終在心底牽掛著家鄉的一草一木,關注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種植碧根果的新路子也讓他滿懷期冀地踏上新征程。
扎根鄉野 種好一棵樹
創業之初,馬國斌走了不少彎路,面對從沒接觸過的全新領域,他清楚地認識到,光有一腔熱血遠遠不夠,更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真正種出能助力家鄉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樹”。
馬國斌一邊潛心鉆研,努力自學薄殼山核桃的生長特性、種植特性、病蟲害防治等相關知識,一邊跟著國家級和省級薄殼山核桃首席專家學技術。同時,他還是安徽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首批培訓對象,并被評為省級優秀學員。如今,馬國斌已成長為一名“土專家”,他參與編寫《全椒縣薄殼山核桃栽培技術要點》,還與縣內同行組建全椒縣薄殼山核桃產業協會,作為協會秘書長,他常常與縣林業局技術專家一起到企業開展現場指導,足跡踏遍了全縣百余家薄殼山核桃企業,有針對性地幫助各個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有力推動了全縣薄殼山核桃產業的健康發展。
為實現通過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馬國斌在全椒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幫助下,于全縣范圍內第一個完成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成立全椒縣國云農林生態專業合作社,村民變股民,以土地入股可領取年度收入、分紅。馬國斌還大量吸收周邊困難群眾、留守老人參與公司日常工作,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和周邊群眾成為公司及關聯企業的用工主體。他帶頭興業創業、帶領鄉親致富,為鄉村振興助力添彩的具體做法被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確認為“全省農村產業帶頭人典型案例”,并向全省推介。
傾聽民意 為產業發聲
作為滁州市人大代表,馬國斌深感責任在肩、使命在心。當選人大代表以來,馬國斌已連續3年提出高質量議案。在今年的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他提出《關于“有序推進木本油料規范種植,全面建設高質高效農業強市”的議案》,正是從群眾利益出發,提出拓展薄殼山核桃種植空間,推動薄殼山核桃產業全面提升。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馬國斌的不懈奮斗、積極努力下,他曾獲首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安徽省三等獎、滁州市一等獎,安徽省鄉村振興帶頭人、滁州市勞動模范、滁州市“最美退役軍人”、全椒縣“十佳科技致富帶頭人”、首屆全椒縣縣級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等稱號。
近年來,全椒縣獲評“中國碧根果之都”,“全椒碧根果”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接下來,馬國斌表示,將立足現有基礎,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持續發力,奮力書寫鄉村產業振興的時代答卷,以“實干之筆”繪就“產業旺、農民富、鄉村美”的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