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方案、組織摸底排查電動自行車停車位“缺口”、規范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建設標準……7月23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消息,安徽省高度重視電動自行車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新增電動自行車停車位55萬余個,新增充電端口45萬余個,集中清理4610個不具備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安全條件且未改造的架空層,電動自行車火災起數環比下降40%。
自《安徽省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方案》發布以來,安徽省成立了由住建、發改、自然資源、市場監管、消防救援、電力等單位組成的工作專班,合力推動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建設。按照相關要求,省住建廳要求各地按照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風險等級,對既有住宅小區開展全面摸底并分類建立工作臺賬,重點對老舊小區、安置房小區等供需矛盾突出、充電安全隱患較大的小區進行集中建設。根據各地調查摸底上報,全省1.46萬個住宅小區,缺少電動自行車停車位約104萬個、缺少充電口約67萬個。
與此同時,安徽省發布《電動自行車停車場(棚)防火設計導則》《電動自行車庫防火設計導則》,對電動自行車停車場(棚)總平面布局、選址功能、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火災自動報警設施等防火技術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規范安徽省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防火設計,源頭上防止和減少電動自行車火災危險和危害。全省各地堅持政府引導、政策支持,統籌運用政府統一建設、專業公司建設運營以及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自行建設等方式,加快推動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充電實施建設。其中,合肥市積極推動在地鐵口、公園、企事業單位等地開展公共充電設施建設,減少住宅小區集中充電壓力。亳州市將增設電動自行車停車車位和充電樁(棚)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推廣充電車棚一體化消防系統。蕪湖市聘請專業規劃團隊,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合理布局建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發揮“業主請上座”“業主接待日”等議事協調作用,暢通溝通渠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截至目前,我省已新增電動自行車停車位55萬余個,新增充電端口45萬余個,集中清理4610個不具備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安全條件且未改造的架空層,電動自行車火災起數環比下降40%。
按照計劃,安徽省接下來將重點做好供需矛盾突出、安全隱患風險較大的既有住宅小區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建設工作,按照“先立后破、先易后難”的原則,力爭今年底前完成不少于70%的建設目標任務,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基礎較好、供需矛盾不突出的既有住宅小區,通過加裝改造、加強管理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停放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居民停放充電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力爭今年底前全面完成加裝改造任務。充分利用小區內零星場地和空閑地塊,統籌規劃部署、滿足安全規范、加快建設交付。對現有地面地下、建筑架空層、停車棚等電動自行車停放和充電場所進行安全狀況評估,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按現行標準及相關規定進行改造升級,盤活停車和充電資源。利用小區公共場地或原有自行車停放場所選址建設,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手續。
對完成建設改造后的既有住宅小區,明確管理責任主體,授權委托物業服務企業等第三方機構日常維護管理。督促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合同約定,落實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對服務區域內電動自行車停放和充電巡查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對拒不改正、情節嚴重的及時報告。在充電收費方面,住宅小區充電電價一律按居民電價執行,引導企業合理確定充電服務價格標準。省住建廳將督促建筑產權單位、使用單位和物業服務企業積極創造條件幫助降低充電服務價格,同時引導地市與鐵塔公司合作,通過開放共享的充電樁管理平臺,接入多家銀行和支付機構,提供一分錢充電優惠政策。另外,充電電費和服務費應分別標示、分別計價,充電費用實行價費分離,明碼標價,并在充電場所、手機應用程序等醒目位置公示充電和服務收費價格,不得收取任何未經公示的費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