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產業支撐。
依托鳳陽縣石英砂資源優勢,近年來,我市搶抓“雙碳”機遇,利用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大勢能,緊盯“新三樣”、搶拼新賽道,推動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由“一粒砂”到一條千億光伏產業鏈的演變。
數據顯示,2023年,光伏產業產值達1300億元、同比增長50%;全球光伏20強企業已有10家落戶滁州,產值超百億元企業5家。截至目前,已建成光伏玻璃產能717萬噸、光伏組件產能62.6GW、光伏電池片產能62GW,2023年實際產能分別占全國的21.7%、8.9%、8.2%。
在現有產業鏈發展基礎上,滁州如何保持優勢、提升質量、拓展擴大光伏產業影響力?堅持“鏈”式思維,在延鏈補鏈強鏈中追“光”逐新、借“光”生金,成為當下全市各地各部門的共同發力點。
讓招引之“力”強產業之“鏈”
發展向新,要的是產業集聚。
我市堅持把先進光伏作為“首位產業”,緊扣鏈式發展路徑,建立八大產業鏈“鏈長制”,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光伏產業鏈鏈長,沿鏈謀劃、龍頭牽引、完善配套、集群發展。
5家百億元企業產值占全市光伏產業總產值的61%,現有光伏及配套企業109家。
把產業鏈頭部企業作用發揮出來,不斷拓展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我市積極支持隆基、正泰、捷泰、中潤等頭部企業持續擴大投資,打造“鏈主”企業群。同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磁吸作用,積極引進產業鏈配套企業,形成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玻璃、邊框、封裝膠膜、跟蹤支架、接線盒、焊帶、背板等完整產業鏈條。
源源不斷的項目落地,需要持之以恒的項目招引作前提。
我市堅持頂格戰法,聚力招大引強。聚焦光伏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聚力招商引資、招大引強,用重大項目增量做大經濟體量、提升發展質量。認真落實“投資安徽行”、招大引強激勵機制等,壓茬推進季度攻勢,開展招商引資“三看三比”巡回檢查等活動。市級領導堅持“周周有出征”,去年高位推進130多批次、拜訪企業300余家,新簽約億元以上光伏項目31個、總投資819億元。
與此同時,聚焦光伏產業頭部企業、關鍵環節,精準制定招商圖譜,大力實施產業鏈及應用場景招商,累計引進或在談光伏產業重點項目超130個、總投資超3000億元,其中單體投資超百億項目13個、超50億項目27個。
晶科能源6個月產品下線,中潤光伏150天投產,捷泰140天投產,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一個個新項目落地滁州、深耕滁州,種下的是“果實”,更是希望。
用創新之“勁”成發展之“勢”
于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把握產業發展大勢、順勢成事,“創新”的動力始終不可或缺。
我市堅持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旗幟性抓手,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深度融合,賦能產業發展,提升競爭力,塑造新優勢。
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加強科技創新。聚焦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2023年,光伏產業高新技術企業達14家,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家。
由“制”向“智”,讓制造向“新”而行,加速牽手“新質生產力”。
天長工業園區風光儲充智能微電網示范項目、永臻科技等獲批工信部智能光伏試點示范,隆基樂葉獲批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福萊特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捷泰新能源、天大新能源獲評省級典型示范。
同時,創新平臺的布局也在提速,建成硅谷智能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石英砂純化和光伏玻璃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12個,貝克勒爾光伏研究院、高效光伏電池產業研究中心、中國光伏材料創新應用研究中心等高能級研發機構加快建設。大力推進光伏產業檢驗檢測平臺建設,隆基樂葉、捷泰新能源獲“國家CNAS檢測中心”認證。
以服務之“優”拓生態之“圈”
大盤取厚勢,落子開新局。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必須涵養光伏產業發展“生態圈”,以良好生態護航拼搶發展新賽道。
我市始終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理念,著力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全力培優光伏產業良好發展生態。建立服務機制。定期召開產業鏈工作推進會、企業家早餐會和產業鏈黨委會議等,研究解決項目簽約、開工、投產、運營等各環節問題,推動光伏產業鏈健康快速發展。
編制光伏產業專項發展規劃,制定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10條措施。
以政策導向引領產業發展,以人才支撐保障發展之需。
落實“人才興皖”部署,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累計引進光伏產業高層次人才(團隊)超100名;與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共建產業鏈咨詢專家庫;依托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開設“光伏產業訂單班”,輸送技能型人才近千人。
強化智力支撐,更需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建立產業鏈金融服務“1+1+2+N”機制,創新“主辦行+鏈主企業+鏈屬企業”的“一鏈一行多企”批量化對接模式。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國調戰新基金和15億元的皖能碳中和產業并購基金。
此外,我市還圍繞拓展光伏產業發展生態,在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舉辦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舉辦光伏(儲能)產業供需論壇,會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線上發布《中國光伏行業人才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