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防澇,事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6月19日,記者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該廳近期對今夏的城市排水防澇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水氣電等重要設施做好擋水封堵防護
近年來,安徽省高度重視城市內澇治理工作,圍繞建立“源頭減排、管網暢排、泵站強排、河湖蓄排、信息控排、超標應急”的排水防澇體系,大力實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城市排水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排水防澇能力。
今年,省住建廳要求針對城市地下空間、低洼地、易澇點,排水防澇相關設施設備,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防護等做好隱患排查整改;對管網、檢查井、雨水口、排澇泵站、調蓄設施等做好檢修保養和運行調試;對管道、明渠、河道等做好清疏養護,保證汛期能夠正常運行。
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極端天氣條件下轉移避險等措施,加強與應急、氣象、交通、水利等部門協同合作,做好大型抽排設施等防汛設施設備的儲備,對影響城市運行的供水、供氣、供電等重要基礎設施要做好汛期擋水封堵等防護措施,備齊防汛應急物資,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培訓,出現險情要迅速處置,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要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及時掌握雨情、澇情并做好現場處置。發生極端降雨或城市內澇時要做好應急響應,迅速采取應對措施,同時要及時上報汛情,發生事故要第一時間報告并妥善處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
新發生的易澇點要納入動態整治
記者了解到,根據今年全省城市建設重點工作安排,提升內澇治理能力水平是重要一環。
全省將持續推進城市排水防澇工程建設體系,系統提升城市內澇治理能力水平。指導各地編制完善城市排水專項規劃,優化城市內澇治理方案,提升內澇預警技術,做好應對工作。深入謀劃城市內澇治理項目,強化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重點項目績效管理。
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在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一期基礎上,加快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加密城市排水防澇監測設備,提升“源-網-站-河(湖)”等排水設施精準監測預警能力,發揮信息平臺在排水防澇工作上監測、預警、指揮、調度功能,做好模擬演練、監測預警處置以及雨后總結提升。
此外,要抓好易澇點整治,對過去已經整治過的易澇點要開展“回頭看”,對于整治不到位的,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及時整改到位;對于新出現的易澇點尤其是汛期新發生的,要納入動態整治,科學應對避免對城市運行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