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南方汛情加重 水利部門全力應對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19日12時,水利部針對安徽、湖北兩省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16時將廣西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升至Ⅲ級。
20日凌晨,桂江干流上游桂林江段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
珠江、長江流域暴雨范圍擴大、汛情加重,水利部門積極應對,全力防御。
珠江流域西起東落 長江流域汛情增多
“6月1日進入主汛期以來,珠江流域暴雨持續,洪水多發頻發。流域東部的韓江中上游剛發生特大洪水,流域西部的西江又連續兩次發生編號洪水。”珠江委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徐爽說。
18日,韓江干支流水位全線退至警戒以下。同一天,西江受強降雨影響發生今年第2號洪水。
20日0時55分,珠江流域桂江上游干流控制站桂林水文站的洪峰水位達到148.88米,高于保證水位1.88米,流量6380立方米每秒,水位、流量均列1958年有實測資料以來第1位。
珠江委統計,今年4月入汛以來,珠江流域西江、北江、東江、韓江已發生9次編號洪水。6月7日至今,珠江流域出現持續性、大范圍強降雨過程。截至20日12時,珠江流域160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珠江流域洪水頻次高、量級大,已進入梅雨期的長江中下游降雨范圍也在擴大,汛情增多。
長江水利委員會統計,6月9日以來,受強降雨影響,洞庭湖、鄱陽湖水系近30條大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湘江、資水、沅江、贛江、撫河、信江、饒河發生明顯漲水過程,撫河、贛江、湘江先后發生編號洪水。
“為積極防范應對梅雨期流域暴雨洪水,長江委已針對江西、湖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等省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并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派出4個工作組、1個專家組赴江西、湖南、貴州、湖北、陜西五省一線協助指導暴雨洪水防范和安全度汛工作。”長江委水旱災害防御局局長徐照明說。
截至20日8時,長江流域控制性水庫群已騰出防洪庫容約666億立方米,汛限水位以下可用庫容約151億立方米,合計可用于調節洪水的庫容817億立方米。
珠江流域:加強水庫群聯合調度減輕防洪壓力
珠江委防汛值班室是流域雨水汛情匯集、調度指令運轉的中樞,24小時在線的珠江防汛“四預”平臺上,流域降雨、河道來水、水庫水位等數據實時跳動。值班人員實時監控雨情、水情,掌握流域內瞬息萬變的汛情,及時將防御風險預警傳遞到一線。
目前,西江洪水仍在演進。珠江委預計,西江梧州站將于6月21日上午出現39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西江高要站將于21日上午出現425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
徐爽介紹,針對18日西江發生的今年第2號洪水,珠江委會同廣西相關水利部門聯合調度天生橋一級、光照、龍灘、巖灘、百色、落久等水庫共攔蓄洪量28.02億立方米,預計西江水庫群合計削減梧州站洪峰流量4300立方米每秒。
“我們將密切關注汛情發展,動態優化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案,全力減輕流域防洪壓力。”徐爽說。
水利部負責人表示,西江流域面積和來水量分別約占珠江流域的80%、70%,各控制性水工程在保障珠江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中居于關鍵地位、具有戰略意義。要著眼流域全局,將所有控制性水工程納入珠江流域水旱災害防御體系統一調度運行。
同時,以病險水庫和小型水庫為重點,強化病險水庫安全度汛措施,主汛期病險水庫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強化山洪災害防御,精準劃定風險點位及區域,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
截至20日18時,桂林水文站水位146.14米,超警0.14米,較洪峰水位已降低2.74米;桂江全線仍維持超警態勢。
目前,水利部2個工作組正在廣西防汛一線指導地方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長江流域:全力做好梅雨期暴雨洪水防御
根據長江委水文氣象預報,20日至25日,長江干流附近及鄱陽湖、洞庭湖水系自北向南有大雨、局地暴雨的降水過程;26日至29日,嘉陵江、漢江及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北有大雨、局地暴雨。
受強降雨影響,兩湖水系來水將快速上漲,長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將快速上漲。局部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風險高。6月底至7月上旬末,長江流域預計仍有連續性降雨過程,防汛形勢日趨復雜嚴峻。
“下一階段,長江委將全力做好梅雨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強化薄弱環節防御,持續做好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城鄉內澇防御,密切關注中小水庫特別是病險水庫的安全度汛情況,全面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徐照明說。
在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方面,徐照明表示,將強化科學精準調度,滾動會商研判,實時優化調整三峽、丹江口等重點水庫調度方案,充分發揮水庫群攔洪、削峰、錯峰作用,減輕下游防洪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