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仕珍是全椒縣武崗鎮武崗村劉王村民組關工小組組長,今年78歲。她自2006年創辦全縣第一個家庭留守兒童之家以來,常年義務對村民組里的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開放,用一顆大愛之心,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
馮仕珍是1965年入黨的老黨員,小學文化程度,曾當過生產隊隊長、村團支部書記和村婦聯主任。她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平時左鄰右舍有什么困難,她都會幫上一把。劉王村民組是個大自然村,村里的孩子多,特別是留守兒童常年保持在十幾個。馮仕珍家有一排20世紀80年代蓋的五間大瓦房,由于場地大,馮仕珍人又好,且當時家里孫子、外孫多,平時村里孩子放學回來都喜歡到她家來做作業和玩耍。“我何不辦個留守兒童之家,讓孩子們到我家來做作業呢”。2006年3月,她騰出自家的三間堂屋和家中的桌椅板凳,在鎮、村關工委的幫助下,弄來些書籍、象棋和羽毛球、跳繩等活動器材,辦起了留守兒童之家,星期天節假日對村民組的孩子開放。
留守兒童之家辦起來后,馮仕珍可忙活了。每到星期天和節假日,她一早就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開水燒好,把桌椅板凳書籍和活動器材擺好。孩子們來到這里后,她督促大家先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好,然后各自根據自己的愛好,唱歌的唱歌,跳繩的跳繩,打羽毛球的打羽毛球,有時大家還一起做游戲,直到吃飯時才各自散去。她家里平時還備些糖果、餅干、點心之類的東西,常常發給孩子們吃,有時還留少數有特殊情況的孩子在家里吃飯,要是碰上喜慶的日子,她還會燒上幾個菜和孩子們一道“會餐”。這些年來,馮仕珍花在孩子們身上的錢,包括水電費全部是自己掏的腰包,從沒有伸手向村里要過一分錢。
馮仕珍的善舉感動了無數人,也引起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特別是2022年以來,鎮村兩級先后投資14萬元,在她家門前和院子里鋪設了260多平方米的水泥路面,以方便孩子們活動和玩耍。武崗學校給留守兒童之家贈送了1個標準乒乓球桌和1個羽毛球網以及兩副羽毛球拍,還在她家堂屋東墻壁上辟了一個墻體黑板。縣稅務局于2024年2月購買了3000多元的課桌課椅贈送給留守兒童之家。縣關工委也給予了2萬元的支持。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和縣關工委還對她的先進事跡大力宣傳。
一轉眼,十八年過去了,70多名留守兒童從留守兒童之家走了出去。“這些年來,我已經習慣了。只要身體允許,我會把家庭留守兒童之家繼續辦下去。假如哪天辦不動了,就讓我的兒子和女兒來接手!”馮仕珍如是說。
馮仕珍無私奉獻下一代的大愛精神,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和社會的關注和贊揚,先后九次受到各級表彰獎勵。2022年12月,她被省關工委、省老干部局授予全省關心下一代“十佳五老”提名獎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