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進入汛期,防汛抗旱工作已進入實戰狀態。此前,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先后調研全市防汛備汛有關情況,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具體工作,充分顯示了市委、市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
面對可能存在的旱澇并存、旱澇交錯、旱澇急轉風險,各地各部門需充分認識防汛抗旱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持“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要做到防汛抗旱兩手抓,關口前移、預防為主、防抗救結合,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預防為主,就是要心中有數,做到“防患于未然”。主汛期來臨前,要對重要防洪工程和易受暴雨洪水強風影響的重點區域,再次開展針對性風險隱患排查,跟蹤督促落實整改,確保風險可控、度汛安全。要盯牢重點部位,抓實抓牢淮河、滁河等河湖巡堤查險,充分發揮水庫攔洪削峰的作用,全面做好滁城、縣城應急防洪排澇能力建設,特別要加強基礎性、樞紐性水利項目謀劃建設,不斷提高抗御水旱災害能力,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
防抗救結合,就是要精準施策,實施“人防+技防+物防”。要細化完善預案措施,組建搶險救援隊伍,完善軍地聯合救災機制,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培訓演練,提升搶險救援技能和實戰能力。要完善階段性天氣和重大風險研判預警機制,密切監測天氣發展變化,提高預報精準度和短時預報能力。要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原則,做好防汛物資和應急救災物資的儲備、管理等工作,確保物資配備、發放高效有序。此外,要針對城鄉用水、農村生活用水等重點區域,科學制定水資源調配,牢牢守住飲水安全底線。
防汛抗旱工作,一頭連著經濟和發展,一頭連著民生與安全。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風險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把各項舉措謀深謀細、抓嚴抓實,切實筑牢抵御水旱災害嚴密防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