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我走后,把我的遺體捐獻出去,為社會貢獻最后一份力量。”這是72歲全椒老人龍明宣留給妻子的臨終囑托。2023年10月11日,龍明宣突發急性腦出血,輾轉南京和全椒搶救治療無效后,永遠離開了人世。盡管悲痛難忍,他的妻子段春花堅強地兌現了他的遺愿,在醫院和全椒縣紅十字會的幫助下,將他的遺體捐獻給安徽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中心,用于醫學研究。他也成為全椒縣自2010年以來第2例遺體捐獻者。
據段春花回憶,早在十多年前,龍明宣就通過電視節目了解到遺體捐獻,便萌生了死后捐獻自己遺體的念頭。在與妻子的聊天中,他曾說:“人死如燈滅,應該把遺體捐獻出去,讓生命回報社會,為醫學事業做出最后一絲貢獻,為社會貢獻最后一份力量。”
盡管龍明宣的突然離世讓段春花悲痛難忍,但她還是堅強地選擇兌現他的遺愿,在全椒縣紅十字會、縣醫院的幫助下,將他的遺體捐獻給安徽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中心,用于醫學研究。
心醇氣和、質樸無華,是龍明宣生前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這樣一位白發丹心的老人,在面對他人遇到困難時,憑著一腔熱血譜寫出激蕩人心的正義贊歌。
龍明宣夫妻二人靠著打零工、走街串戶賣小商品維持生計,月收入1000余元。日子雖說貧苦,但他從未停止過幫助別人。鄰居陳某在縣城做生意,平時看店生意比較忙,家里三個孩子經常無人接送,龍明宣夫婦每每趕集擺攤回來,都會主動幫他們家接孩子和帶孩子,這一接送就是五六年。有時孩子們的父母忙,到了飯點沒回來,龍明宣就主動做飯和孩子一起吃。這份熱心與擔當,一直讓陳某一家感激不已,“龍老一直把我們的孩子當作自己孩子一樣看待,他這一走,我們十分難過,一時都難以接受。”
2023年3月14日,鄰居張某因手術開刀獨自居家臥床,生活的艱辛與孤獨讓他備感無助。在這個關鍵時刻,龍明宣再次伸出援手。他經常端著熱騰騰的飯菜,送到張某的床前,等他吃完,再收走洗刷。看著眼前這位笑呵呵的“老好人”,張某眼中泛起了感激的淚水。
龍明宣的熱心打動著每一位鄰居,也讓他在鄰里間得到尊重,就在他做手術急需用錢的時候,左鄰右舍紛紛慷慨解囊予以幫助。
龍明宣用一顆滾燙的心、一雙熱情的手,溫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無私與奉獻,把愛心灑向社會的每個角落,對他來說,助人為樂是一種執著,更是絕境中的一縷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