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為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近年來,天長市楊村鎮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有效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地生效。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天長市高郵湖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入近2億元,新鋪設工業污水壓力管7637米、生活污水重力管12621.5米、截流井14座、1000立方米調蓄池一座、智能分流井一座、企業在線監測設備5套。
落實全流域信息化管控。通過建設水質監測站、水文監測站、視頻監控系統和其它網絡設備,實現對楊村河、楊村鎮污水處理廠及尾水濕地和企業排污點的水質及河道水文全流域信息化管理。
加強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投資 4463萬元,在湖濱片和龍集片實施了 13 處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河道清淤13600米,生態擋墻3800平方米,建設污水管網約9.22公里,污水處理站3座,合計規模140噸/天,污水檢查井約326座。
提高污水治理強度。2022年,楊村鎮污水處理廠全面升級改造,2023年10月二期正式運營后日均處理污水量可達1萬噸,實現了“兩污”處理全覆蓋。同時,占地222畝、日處理能力10000立方米的尾水凈化濕地建設完成,有效提升了污水處理廠尾水水質。
加大涉水檢查力度。為加強水環境日常監管,成立天長市中交上航愛爾斯水環境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不定期開展涉水企業水樣抽檢,重點檢查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廢水達標排放和排污許可制度執行等情況,累計檢查涉水企業60余家(次),暫未發現環境違法相關行為。此外,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加強對螃蟹、芡實等水產養殖污水監管,關停2家有污染的芡實加工廠。
結合項目抓生態防治。2023年,楊村鎮投資1800多萬元,在橋南、沂湖實施了4個美麗宜居自然村莊建設點項目,建設污水檢査井314座,小型污水處理設備23臺,生態濕地8處,拆除無功能建筑和旱廁257處,新建三格化糞池200多個,改廁100多戶,溝塘清淤25800平方米,受益農戶589戶。
下一步,楊村鎮將一如既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工作理念,狠抓環境治理,鐵腕重拳治污,為鎮域百姓打造“聽得見鳥鳴、聞得見花香”的生產生活環境。
(張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