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扎根基層37載;他推動新建多個村級文化服務陣地,夯實農村文化根基;他牽頭組建鄉土文化演出隊伍,滿足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他心系文物宣傳保護,牽頭打造池河流域民俗文化館。他就是定遠縣連江鎮文化站站長、群眾文化副研究館員任邦華,先后獲評安徽省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安徽省優秀文化輔導員、滁州市“文化百優”工程先進工作者、滁州市法治文化優秀宣傳員等榮譽稱號。
任勞任怨夯實文化陣地
1987年,任邦華初任連江鎮文化站站長,發現這是個無站址、無設施、無活動的“三無”站,年輕的他帶著對文化事業的一腔熱情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文化站建起來,讓連江的文藝工作者有屬于自己的“家”。1990年,任邦華多次向鎮政府和上級文化部門匯報,爭取資金支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連江鎮首個文化站拔地而起。
如今走進連江鎮,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連江鎮江巷社區居民陳學燕說:“以前農閑后沒什么事做,自從文化站建起來后,我們老姐妹經常來唱歌跳舞搞活動,生活特別充實。”
在任邦華的努力下,2015年,連江文化站被授予全省鄉鎮文化站一級站。他還積極推動新建6個村農民文化大舞臺、10個村文體廣場等村級文化服務陣地,其中三合村、郭集村分別榮獲2016年、2020年省級農民文化樂園榮譽稱號。
盡心盡力繁榮文化事業
繁榮農村文化事業,關鍵要培育好鄉土文化藝術骨干,這是任邦華始終堅持的理念。1998年,他發現有的村有嗩吶表演、花燈表演等活動,便想組建表演隊伍。在沒有汽車和電話的情況下,任邦華靠自行車騎遍當時134個村民組,挨家挨戶、登門拜訪尋找文藝演員,組建了嗩吶表演藝術團、花燈表演藝術團、腰鼓表演藝術團等6支鄉土文化演出隊伍。其間,榮獲合肥市嗩吶大賽二等獎、滁州市花燈調演一等獎、滁州市民生工程文藝調演二等獎、滁州市“民生杯”文藝調演一等獎。
為了讓文藝隊伍真正“組起來、用起來、走出去”,他先后組織腰鼓、民間嗩吶表演藝術團參加藝術培訓。截至目前,文藝隊伍累計演出1000余場,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他還指導編排文藝節目,帶領他們參加各級文藝交流比賽,并榮獲省、市文藝大賽等多類獎項。嗩吶表演者許福斌深情說道:“原先大家對任站長的想法都抱有懷疑,覺得都是自己吹著玩的,誰想到能夠登上大舞臺,是任站長帶領我們將家傳的技藝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連江嗩吶。”
全心全意傳承文化根脈
2012年,鎮里實施村莊治理整村推進工程,一些傳統老物件面臨毀壞、遺失的窘境,任邦華當即向鎮黨委政府提出收集保護方案。任邦華花了兩年時間跑遍全鎮260個村民組,找回1100余件失散的民俗文物,為池河流域民俗文化的保護立下了汗馬功勞。2014年,他還牽頭打造池河流域民俗文化館,該館已成為連江鎮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7年,任邦華開始對全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古跡摸排走訪和挖掘整理,“那段時間,我每天在外走訪6個小時,一回辦公室就趕緊整理材料,年紀大了怕忘記。”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申報了連江嗩吶、江克甫編扎為市級“非遺”保護項目,張大龍千張、廟陳中草藥秘方為縣級“非遺”保護項目等。任邦華全心全意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文物的拼勁感染了鄉親們,大家親切地稱他“非遺”文化的保護使者。
37年潛心奮斗,他對農村土地的熱愛和對文化事業的熱忱,仍然初心不改,他總是將一句話掛在嘴邊:“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我要一直將連江的好東西傳出去、傳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