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濟報》(2024年4月2日B4)
春和景明,繁花似錦。近日,安徽省來安縣張山鎮仰山村的近2000畝桃花競相開放,燦若云霞,粉嫩嫩的桃花簇擁枝頭,在春風里爭奇斗艷。在這“千畝桃花開,香醉十里春”的壯美畫卷中,2024中國·滁州第十三屆桃文化旅游節3月30日正式開幕。
本屆桃文化旅游節以“暢游暖春、尋美來安”為主題,以休閑賞花為主線,突出鄉鎮風采展示、農特產品展銷等農文旅融合內涵,通過抖音短視頻大賽、抖音網紅宣傳、網絡直播等方式,以節為媒、以節會友,誠邀廣大游客共赴來安美好之約。
“這邊的桃花面積大,花兒開得艷,走進桃林就像是穿越到了世外桃源。每年桃花節,我都會帶家人來賞桃花、嘗美食,放松一下心情,等桃子成熟的時候我還要再來。”前幾天,南京游客王曉宇在朋友圈刷到滁州市將舉辦“桃文化旅游節”的信息后,約上了三五好友,帶上家人共赴這場“花田喜事”,感受桃鄉魅力。
桃文化旅游節不僅火了鄉村游,也帶熱了地方經濟。為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綠色生態旅游品牌,2012年,滁州市舉辦首屆中國·滁州桃文化旅游節,至今已經成功舉辦13屆,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南京、合肥及周邊縣市區游客賞花踏青。桃文化旅游節的持續舉辦,帶動了張山鎮生態觀光休閑旅游的大發展,促進了特色農業的進一步壯大,完善了鄉村振興的戰略布局,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圍繞“桃文化”,做活“桃經濟。“我們鎮有30多年的桃樹種植歷史,但苦于沒有銷路,一年忙到頭村民也沒有多少收入。”張山鎮黨委書記李愛龍說,一個節慶帶動一方經濟。自從舉辦桃文化旅游節后,不僅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長三角地區的水果經銷商也紛至沓來,打開了桃的銷路,張山桃徹底火了。2012年,全鎮開始規模化種植桃樹,“桃經濟”在村里遍地開花,全鎮桃樹種植面積發展到5000余畝,從業人員達1000余人。為此鎮里還專門成立了合作社,并在桃園附近建起了瓜果交易市場。
如今,張山鎮把桃產業作為鄉村振興支柱產業,在積極探索以桃為媒、以桃會友、以桃招商的特色鄉村游的同時,還積極探索多元化增收渠道,全面拉長“桃產業”鏈條,大力開發桃木手鏈、桃系列手工織品等文創類產品,制作黃桃罐頭、桃膠等農副產品,強化“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桃核手串寓意和諧,和和美美,是合家幸福四季平安的象征,而且桃核手串在盤玩的過程中會變得很紅、很亮。”張山鎮仰山村桃農蔡建禹也是靠桃產業過上了好日子,在今年的桃花節農產品展現會現場,他向游客積極推介獨具地方特色的“桃”文創產品。
“始于桃花,不止于桃花。來安縣依托桃文化旅游節、龍蝦節、觀鳥周等節慶活動,將鄉村旅游與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有機結合,讓農旅融合得更加‘有聲有色’。”據來安縣委書記楊軍介紹,近年來,該縣聚焦旅游為民惠民和文旅深度融合,強化典型示范帶動,立足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積極構筑自然美景與鄉土文化相交融的鄉村旅游格局。他表示,該縣將積極培育“鄉村旅游+”新模式,優化鄉村旅游產品結構,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內涵、有品位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不斷壯大鄉村旅游經濟。 呂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