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平方米的廣場上,70多個展位依次排開,百余種優質農產品把各個展臺擺得滿滿當當,前來置辦年貨的群眾絡繹不絕,銷售一片火熱。2月6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定有良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年貨節,在該縣人民廣場熱鬧開節,一幅年貨大集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呈現眼前。
記者在現場看到,琳瑯滿目的貨品中,既有定遠黑豬肉、池河大糕、三河千張、藕塘花生等“老面孔”,也有十八崗生態螺螄鱉、黑芝麻酥、鵝四寶等新產品。經介紹,記者了解到,當天來自該縣22個鄉鎮的70多家經營主體匯集于此,帶來的優質農產品超百種,既展示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又方便了群眾一站式購買。
不僅貨品種類豐富,記者仔細觀察還發現,這些產品的外包裝也很講究。“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場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除了產品質量要過硬外,還要考慮顧客的需求、市場推銷等因素。我們把生產的粉絲和粉皮做成小包裝,同時走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渠道,產品賣得火熱,銷售額每年增長都在30%左右,現在年營業額已達到2000萬元。”來自該縣爐橋鎮的一家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俞澤友對記者說。
“我們積極探索生態高效稻鱉共生新農業模式,生產出的生態螺螄鱉已獲得有機認證,并通過職業經理人拓寬銷售渠道,目前產品供不應求,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也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采訪中,定遠縣定城鎮十八崗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朝俊說,村里產業發展得好,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幫忙,生態螺螄鱉被納入“定有良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后,市場認可度明顯提高,前景廣闊,下一步他們將借助這一品牌把產業的規模再擴大一些,努力讓發展邁上新臺階。
記者了解到,“定有良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定遠縣委、縣政府重點扶持打造的特色興農品牌。有了這個公用品牌,農產品成了一種地標“形象”,通過統一品牌名稱、生產標準、質量監管、市場營銷等,確保了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從而實現“江淮米糧川,好味出定遠”。
定遠縣“定有良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運營辦公室主任盛興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定有良材”品牌的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推廣,特別是優選歸集的24種特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上市民餐桌,市場遍及上海、南京、青島、合肥等各大城市,2023年累計銷售各類農產品1.6億元,帶動500多家經營主體、1000多戶農戶實現了增收致富,戶均增收5萬余元,“定有良材”享譽四方。“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始終堅持質量為本、品質為先,以更加精品化的理念和更為市場化的思維,讓‘定有良材’成為助力定遠農產品‘飛向千家萬戶的翅膀’。”
年貨節期間,定遠縣還在現場舉辦了多場文藝演出,讓群眾在享受年貨大餐的同時,還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大餐,營造出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