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市公共空間比成會客廳,那么公共座椅就是“小而美”的城市“幸福空間”。今年的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高級經濟師俞鳳斌帶來了《關于優化提升公共空間休息座椅的建議》,希望我市持續優化提升城市品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什么樣的城市是有溫度的城市?什么樣的空間能稱為“幸福空間”?俞鳳斌有著自己的理解:一把座椅體現一份溫情,公共座椅是打造宜人宜居的城市“幸福空間”不可或缺的設施之一。不同造型、不同材質、不同功能及顏值美觀的公共休息座椅與城市環境相融合,將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利于提升“城市客廳”的整體功能和品質。
“近年來,我市陸續打造了南湖公園、清流河公園、龍蟠河公園、明湖等各具人文自然特色的主題公園、家門口‘口袋公園’,貼合‘醉美亭城’增設的廊亭等構筑物,并附屬新建了公共座椅。閑暇之余,三兩好友遛彎唱曲、休閑運動、停留休憩均有了落腳之處。”俞鳳斌告訴記者,對此,百姓紛紛拍手稱贊。
無調研,不提案。通過大量的實地走訪和考察調研,并結合多年來走南闖北的經驗,俞鳳斌細心地發現我市部分景區景點、商業街等人流量密集場所存在公共休息座椅數量不足、分布不均、品質不高、落座體驗感不強等一系列有待提升和進步的問題。此外,重設輕養,管理養護不及時與不到位作為其中的“減分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民的落座體驗。
為此,俞鳳斌建議政府主導制定滁州市公共空間休息座椅優化提升的工作方案,完善公共座椅布局分布;優化改進材質使用,提升公共座椅功能品質,適度更換改造公園座椅材質;借鑒江蘇、上海等長三角一線城市打造“幸福空間”公共座椅的先進經驗和經典做法,加強定期的維護、保養與管理,提高市民的愛護意識,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共同營造一個舒適美麗、有溫度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