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市人大常委會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重要職責和光榮使命,在市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人大主渠道、代表主力軍作用,傾力推進“由民作主”,助力改善民生福祉,不斷深化履職實踐,著力打造具有滁州辨識度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高地,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人大代表為人民,全過程人民民主真管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個好制度”。
民生實事“由民作主”
過去,因為不通公交車,滁州神煜液壓科技有限公司的不少員工只能騎車上班。這個冬天,公司門口的路邊增設了公交站臺,遇上雨雪天氣,員工坐公交車上下班,再也不用受凍了。
“去年區人代會上,南譙新區新建公交站臺被人大代表票決為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項目之一,隨后政府部門加快建設進度,包括我們公司門口的一批公交站臺提前完工投入使用。”滁州神煜液壓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烈成說,“愿望實現了,員工的心里感到暖暖的,大家打心眼里感謝人大代表和政府部門。”
市人大常委會根據省委、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支持縣鄉兩級人大探索建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要求,2018年開始選擇工作基礎比較好的部分縣(市、區)鄉鎮開展試點工作。2021年,在試點取得經驗后,市委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見》,把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全面推開。
實踐中,我市堅持“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主責、代表參與”的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工作思路已穩定轉化為工作機制,人大重大事項決定權、監督權有了現實的體現,代表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民生實事項目的產生由過去的“部門提”轉變為現在的“大家提”,實現決策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實現“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轉變。據統計,自實行人大代表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工作以來,全市8個縣(市、區)、116個鄉鎮(街道)共票決產生2000多個民生實事項目,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023年12月19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召開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交流視頻會上,我市作經驗交流發言,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受到全國關注。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聚力推動《滁州市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意見》更加深入有效地落實,著力打造具有滁州辨識度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高地。
暢通民意表達渠道
2023年12月4日,滁州“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心”揭牌。坐落在瑯琊區歷史文化街區遵陽街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心”里,一樓接待區拓展了百姓說事新空間、打造了代表議事新平臺。在這里,群眾可以與人大代表面對面交流,反映問題、訴求,提出意見、建議,并會得到積極回應。
市人大常委會還優化設置10個基層立法聯系點,深化100個鄉村振興基層聯系點和14個社會建設基層民意聯系點建設,制定實施《關于以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 推動“家室站點”迭代升級的實施意見》,推動收集民情、匯聚民智的渠道進一步暢通;深化“聚民意,惠民生”行動,組織全市各級代表共提出建議76166件,交辦72374件,目前已辦結或問題得到基本解決的達到61488件。
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還制定了《關于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的意見》,將全市人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經驗予以固化,以8項機制推動“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具體化、實質化轉變;實施調研督查、定期聯系、定向推送、帶案下訪、信息報送等五項機制,進一步察民情、聚民意、惠民生,將“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要求落到實處。
助力民生福祉改善
2023年11月2日,市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同志深入瑯琊區開展“四下基層”調研,瑯琊區人大代表反映,瑯琊區紫薇東村排水不暢,一下大雨,小區雨水就會倒灌,影響群眾生活。市人大常委會隨即安排市人大城建環資工委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對接。很快,市重點處趕往現場排查原因并拿出方案,加緊施工,群眾急難愁盼即將得到解決。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暖民心”行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與人大履職有機結合,打出監督“組合拳”,助力民生福祉改善。
持續開展“五位”監督,與有關方面一道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經過相關部門不斷努力,滁城城區義務教育和公辦幼兒園學位合計增加9000多個;市區新增公共停車泊位3186個,實驗中學北側設立便民停車點等“關鍵小事”得到群眾點贊;養老機構及其床位有新增加;市公墓綠化等配套服務設施日趨完善。
密切關注物業管理矛盾。圍繞業主委員會成立、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等開展調研30多次,強化“小物業”牽動“大民生”工作導向,推動一批住宅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我市出臺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管理辦法,壓實了街道對物業機構的管理責任。
著力推進文體事業發展。調研我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瑯琊山廟會民俗文化等情況,聽取審議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專項報告,推動群眾公共文化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聽取和審議我市全民健身工作情況報告,提出持續開展經典賽事項目、完善15分鐘健身圈等具體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加快落實“快樂健身”暖民心行動,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用心用情滿足群眾生活需求。組織開展建設文明菜市場、加強滁城農貿市場管理專項評議調研,守住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和工程質量安全底線,讓群眾在暖民心行動中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聽取和審議街頭環衛工人愛心驛站創建工作專項報告,推動加強建設管理,完善設施配備,不斷提升一線勞動者的幸福指數。
用力深化履職實踐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人大工作,基礎在代表,活力看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以高質量代表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代表為民用權、為民履職、為民服務。
保障代表參與中心工作。組織近萬名代表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成功舉辦人大代表健身走暨攝影展,各級代表認真落實“聚民意,惠民生”每月一條建議要求,積極為群眾代言。抓好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3件議案、160件代表建議交辦、督辦工作,推動有效辦理并回復。代表關注的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建議得到高度重視,全市改造老舊小區139個、計89萬平方米,惠及8926戶、總投資4.45億元,提升了群眾居住環境,代表建議真正從“紙上”落實到“地上”。
建立“雙聯系”長效機制。制定《滁州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各專門委員會、工作機構聯系代表的工作制度》,對現有1013個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履職平臺提檔升級,9000多名人大代表就近編入“中心”“家室站點”分組,實現五級代表全員進駐。召開5次代表雙月座談會,面對面聽取代表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大常委會機關建設的建議,推動工作進一步改進。組織代表參加市內外培訓3000余人次,保障160名代表小組組長參加省人大履職培訓。與市委宣傳部連續五年聯合舉辦“人大代表健身走”活動、人大代表攝影展,引導代表用腳步丈量“亭好”滁城新熱土、用眼睛了解“醉美”滁州新變化,激發廣大人大代表建設現代化新滁州的熱情。對于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滁州站需要加強綜合整治的建議》,市政府專題研究,相關部門辦理效果得到代表們點贊。4位省人大代表向市人大常委會進行述職,履職測評結果為“滿意”,展現了“好代表”形象。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準確把握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著力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渠道作用,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節,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