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旌德縣廟首林場工區內,部分落葉樹木正值枯葉飄落之時,專業技術人員正按照專家指導,采集監測樣地數據,掌握森林資源變化情況,檢驗“可持續經營項目方案”實施效果。
“可持續經營項目方案”是指2023年5月,安徽省林業局制定印發的《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安徽省工作方案(2023-2025年)》,該方案為相關單位開展試點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方案實施以來全省上下積極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工作。近日,部分試點單位按照方案進度進行了效果檢驗。
在池州市青陽縣南陽林場,大片的杉樹林高低錯落,盡顯參差之美。“這片林地面積有610畝,主要是杉木、馬褂木,是今年的國家森林經營試點項目。”青陽縣南陽林場場長吳豐軍介紹說,“我們主要通過定株撫育、間伐、補植等方式,逐步形成異齡復層結構,達到培養大徑材和近自然多功能森林經營的目標。”
南陽林場作為幾個先行先試的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單位,已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是安徽省近年來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的縮影。
安徽是南方集體林區重點省份,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生態屏障。但是,森林資源面積大、質量不高,森林樹種樹齡結構不盡合理,單位面積蓄積量少等問題依然擺在眼前。近年來,安徽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為抓手,以增強森林“四庫”功能為牽引,將健康森林作為“五大森林行動”重要內容,將森林可持續經營作為全省國有林場森林質量提升三年行動的重要舉措,著力提高森林質量,加強森林可持續經營。
舒城縣萬佛山國有林場也在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中通過改善林分衛生狀況、優化林分結構、提高林分質量、提升林地的生物多樣性,使森林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森林景觀效果顯著提升。不僅培育了健康穩定、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也為發展萬佛山景區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宣城市績溪縣鎮頭國有林場則在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中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模式,其負責人介紹說:“我們運用‘近自然林’營林理念,培育森林朝著“混交、異齡、復層”的方向演變,培養鄉土、珍稀闊葉樹種,注重保留珍貴樹種和優質闊葉樹種,保護珍稀瀕危樹木,以及有生長潛力的幼樹、幼苗,以有利于調整林分密度和結構,逐步培養復層混交異齡林。"
據安徽省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全省各試點單位目前已總結出針闊混交大徑材復層林擇伐、人工闊葉林大徑材撫育間伐、人工杉木大徑材擇伐等八種森林經營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逐“綠”前行,向“美”出發。下一步,安徽將著力打造一批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示范單位,帶動引領國有森林經營單位森林經營方案執行水平顯著提高,其他森林經營單位森林經營方案和實施程度明顯改善,助力安徽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