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摘得全省鞏固脫貧成果成效考核“七年七好”優異成績后,定遠牢牢把握工業強縣、鄉村振興兩個制勝法寶,全面融入長三角、全面推動皖北振興,在新一輪縣域經濟競爭中奮力推動定遠高質量發展——
定遠:拼就拼個痛痛快快 干就干出轟轟烈烈
面對面采訪定遠縣委書記鄒軍,他健談坦率的風格、創新求變的思維、敢闖敢干的勁頭給記者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提及近年來發展困境,他毫不避諱;描繪未來發展信心,他也毫不掩飾。記者在他對當地的精準把脈中了解“定遠怎么了”,在他對產業的精準判斷中看到“定遠怎么辦”,至于“定遠怎么干”,他說,干事創業的關鍵,永遠在“人”。在一次全市會議結束后返程路上,他有感而發用手機敲出當地干部的“十多十少”問題,這一精準畫像點出的是問題、表達的是導向。再拼!再闖!再干!除此之外,毫無退路!現如今的曲陽大地,正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推動皖北全面振興的東風,一路乘風破浪、高歌猛進,展現出活力滿滿的蓬勃態勢,風帆揚“定”、行穩致“遠”!
風光宜人的冮淮分水嶺風景道定遠段。 定遠宣傳部供圖
深秋時節,走進定遠大地,無論是傳統的工業園區,還是新興的鄉鎮產業園,撲面而來的是一股熱氣騰騰的發展氣息,令人心潮澎湃。
定遠鹽化工業園,各家企業生產車間機聲隆隆,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向著全年目標任務奮力沖刺;定遠新能源汽車和裝備制造產業園,由政府代建的標準化廠房即將掛網招標,首批企業已簽約或即將簽約;張橋鎮輕紡產業園,招引39家企業,14家已投入生產,其余已開工建設或正在辦理用地手續……追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定遠步履,這座城市充滿生機活力,正奮躍而上、飛速奔跑。
新的征程,新的出發。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全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3個,其中5億元至10億元項目位居全市第一;國科能源、金軒二期、華塑一體化3個“百億級”項目開工建設;新投產億元項目達26個,恒彩新材料、新宸新材料等一批“新三樣”項目如期竣工、成效顯現。1至10月累計實現產值220.8億元,完成增加值48.1億元,完成34家工業企業升規;累計完成工業投資達到72.3億元,同比增長92.3%,其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44.48億元,累計增長138.4%,連續10個月位居全市前列。
“這么多年來,這次‘三看三比’,不管是產業,還是干部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都是最好的一次……”“新企業、新投資、新項目、大項目、高科技,來勢越來越猛,明顯看到定遠的勢頭非常猛。”今年全市三季度招商引資“三看三比”中,巡回檢查指導組對定遠的發展變化刮目相看、贊嘆有加。
定遠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人口近百萬,面對鄉村振興基礎弱、底子薄的難題,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不遺余力、披星戴月,獲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實現了全省考核“七年七好”。事實證明:腳踏實地,就沒有干不成的事;直面挑戰,就沒有解不開的題。在拼搶“新賽道”、全力爭進位的新征程中,定遠縣堅定“工業強縣”方向不動搖,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新興產業集聚成勢,以實干實績實效匯聚起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定遠的磅礴力量。
錨定“工業強縣”敢跟強者賽跑:聚焦重點領域,強化項目支撐,突出招大引強,大干一場、奮起直追,為定遠重返前列、再創輝煌開好頭、起好步
“不進是退、慢進是退、無路可退!”在年初的定遠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縣委書記鄒軍的話語擲地有聲: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定遠干部必須拿出“不甘人后”的志氣和“敢闖敢拼”的骨氣,必須要有“向上摸高”的底氣和“萬事有解”的士氣,彎道超車、爬坡過坎、跳起來摘桃子,奮力推動定遠高質量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解決發展空間問題。面對鄉鎮缺乏工業用地的問題,定遠縣搶抓機遇,利用“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結合鄉鎮發展實際需要,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構建資源互補、優勢互補的高質量發展空間布局,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
“過去我們想發展產業,但苦于沒有用地指標,項目無法落地。現在情況變了,縣委、縣政府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大難題,鎮上的產業園干起來了,已經有幾家企業開工生產,在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給我們的發展增強了信心。”定遠縣池河鎮干部高興地說。
經濟發展總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在定遠縣發改委主任吳忠紅看來,定遠經濟總量上不去,工業經濟是短板弱項,得好好補一補。
“短板”也是“跳板”,發展不足意味著發展還有廣闊的空間,還蘊含巨大的潛力。
在新一輪發展中,定遠縣緊緊抓住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狠抓承載平臺建設,打造“1+N”個承載平臺,即1個定遠經開區(鹽化工業園)、N個特色的承載產業平臺,形成“一區多園”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另外,出臺“一區多園”管理體制實施意見,張橋輕紡產業園、藕塘花生產業園等新一批特色產業園納入管理,提高產業園運行質效,為產業發展打下基礎。
攻項目、興產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除縣領導帶頭招商、組建12支專業招商小分隊,定遠縣還要求各單位“一把手”每個月至少要花5天時間投入到招商引資工作,至少要提供2條有價值線索,形成招商濃厚氛圍。同時,綜合運用“紅黃藍”亮牌預警方式,開展“搭舞臺、選人才、打擂臺”項目推進競賽活動,在項目主戰場上奮勇沖刺。深入開展重點項目建設“雙百”行動,一批重點項目順利開工。深化“標準地”改革,堅決清理“僵尸企業”,拓展經開區優質產業空間,完成“騰籠換鳥”項目8個,盤活土地338畝,簽約入駐項目25個。
聚焦一體化、高質量,集聚強勁發展動能。依托省級開發區定遠經濟開發區(鹽化工業園),深入推進寧定合作,規劃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定遠合作產業園加速建設,重點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光電新材料等產業,已簽約落戶7個項目,總投資達147億元。以吳圩鎮緊鄰合肥長豐下塘比亞迪生產基地為突破口,推進總占地4500畝合滁毗鄰區定遠吳圩產業園建設。依托藍安汽車試驗場,與中汽研合作,規劃打造華東地區承檢能力最強、檢測水平最高的新能源汽車檢測檢驗基地。百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初步成形。
定遠堅持把“雙招雙引”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戰場”,持續擦亮“亭滿意·定放心”營商環境品牌。
緊扣“一體化”拼項目。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滬蘇浙結對幫扶機遇,深化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雙圈聯動”,調優駐外招商分局,駐點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山東等地,以點帶面把握全域產業動態,積極宣傳優勢,增強企業來定遠投資意愿。1至9月,新簽約長三角地區項目37個,占比達86%。
聚焦“高質量”選項目。充分發揮鹽化科創中心、中科化學定遠研究院支撐作用,聚焦裝備制造、新能源等主導產業,樹牢“畝均論英雄”導向,把牢項目準入關,引進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綠色環保項目。成功舉辦“星耀滁州·才定遠方”產才融合交流對接活動,發布“揭榜掛帥”項目10個,揭牌成立“海智專家工作站”等4個駐外引才平臺。
圍繞“新三樣”招項目。積極培育汽車產業“首位產業”,緊盯“新三樣”,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優質配套企業,精準開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和科研機構聯盟招商。依托鹽化工業園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優勢,深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推動安徽金軒、新宸新材料等一批大項目集聚發展。
緊抓“優環境”建項目。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確保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好團隊不缺資源,國科能源、安徽彩建等項目做到了“地等項目”,開工周期縮短至23天。常態化開展企業家“早餐會”,把企業家當自家人,把企業事當自己事。1至9月,累計解決企業問題650個、用工1.1萬人、融資19.07億元。推進34個項目及時開工建設、26個項目快速投產。
實施“千萬工程”敢與最美比拼:探索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有效路徑,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兩年前,來到張橋鎮,站在光大生物能源(定遠)有限公司的大樓上,看到的是一片空地。而今,一個占地1000多畝的輕紡產業園在這里橫空出世,目前已有14家企業投入生產,生產經營十分紅火,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而且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吸引大批務工農民回鄉就業。“在這里一個月能掙三四千,而且還能照顧家,真是太好了。”當地返鄉農民工張仁風介紹,“聽說村里建了企業,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都回來了,往日冷清的村子又變得熱鬧起來”。
今年十一期間,西卅店鎮文旅項目金山溪谷開門迎客,和附近的金山滴水寺等幾個景點成了網紅打卡地,周邊的農民以及游客蜂擁而至。據10月1日西卅店鎮交通卡口讀取的數據顯示,當天前往西卅店鎮幾個景點的車輛達1.8萬臺、約5萬人次。記者從景點了解到,平常周末時間,也有不少人前來游玩,不僅為鄉村增添了人氣,更是拉動了消費,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這幾年,定遠縣各鄉鎮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文則文、宜旅則旅,圍繞“項目向園區集中、土地向大戶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三集中要求,積極探索“村企聯建、村校聯謀、村專(專家)聯動”模式,大力發展鄉鎮產業尤其是農業全產業鏈項目,將工廠建在農作物主產區鄉鎮,將冷鏈建在“田間地頭”,千辛萬苦、千方百計讓村集體經濟增收、讓農民致富。該縣還重點圍繞花生、鵝、菌等主導產業,統籌布局、規劃建成藕塘花生產業園、桑澗禽類蛋白一體化產業園等14個鄉鎮特色產業園,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已入駐關聯企業100多家。
錯落有致的村舍,干凈整潔的路面,設施齊全的休閑廣場,還有點綴其間的池塘、涼亭、小菜園……走進定遠縣拂曉鄉廟孫村劉圩組,宛若來到了某個旅游景點。
一大早,村民高維林就麻溜地起床,先將自家庭院打掃得一塵不染,又來到家門口的廣場上清掃起來……“經過人居環境整治,村里的環境變好了,人人都要為守護家園盡一份力。”高維林說。
如今的定遠縣鄉村,不僅新業態不斷涌現,農村的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提升,村子也越來越干凈美麗,農民的文明意識也在不斷提高。
早在2022年,定遠縣黨政代表團連續兩年赴浙江安吉等7地考察學習,持續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開展“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在規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時,該縣充分考慮財力承受度和農民接受度,合理確定建設目標任務,不搞大拆大建,花小錢辦大事、做“美事”,成立縣鄉兩級鄉村振興規劃委員會,做到無規劃不審批、無審批不建設,力爭好事干好、群眾叫好。2022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財政資金2億元、群眾自籌資金3億元,已建成人居環境示范點20多個,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的發展圖景。
定遠還以爭創省級精品示范村和省級中心村、建設縣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為契機,充分發動干部帶頭干、群眾主動干,培育一批鄉村振興“行家里手”,招引培養一批“鄉村創客”,力爭用5至10年時間,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定遠廣大農村從“一處美”走向“處處美”“一時美”走向“長久美”,廣大干群都期盼著在曲陽大地看得見美麗安徽、看得見浙江影子、看得見定遠特色。
聚焦“十多十少”敢同困難較量:以“賽馬”激干部競進之志,以“樹星”促干部奮發之為,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邁出了奮勇爭先的快步伐
11月18日,周六,一大早,時任池河鎮黨委書記的程永峰便下到村里檢查高標準農田建設,十點半忙完后又匆匆趕到另一個村推進安置點建設……不久前在定遠縣三季度鄉村振興“五看五比”中奪魁的程永峰告訴記者,對他和鎮上的同事們來說,周末“上班”早已成為常態,這種現象在其他鄉鎮也是如此。他說,鄉鎮的事情多,每一項都很重要,務必抓實抓好,縣里開展的鄉村振興“五看五比”讓人很有緊迫感,各鄉鎮都在比著干,不能松一點勁,不然就會被趕超了。
“人是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沒有一支好的干部隊伍,想什么都是空。”鄒軍說,近年來,縣里聚焦“十多十少”作風突破口,在干部隊伍中樹立看能力不看慣例、比辦法不比困難、爭貢獻不爭索取、講敬畏不講享樂“四大導向”,開展經濟“賽馬”評議、鄉村振興“五看五比”,以“賽馬”激干部競進之志,以“樹星”促干部奮發之為,切實把標桿樹起來、把狀態提起來、把勁頭鼓起來,鍛造了一支“忠專實”“勤正廉”干部,凝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成功創成省級衛生縣城、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城市驗收,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正在全面進步。
“眼下,正值全年收官的關鍵時期,收官時刻注定要打‘硬碰硬’的戰役,來不得半點僥幸、半點松懈。我們將以主題教育為動力,鉚足干勁、抖擻精神、同心同力,堅決打好全年‘收官戰’,跑贏明年‘第一棒’,只要全縣干群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奮斗,必將匯聚起無堅不摧的磅礴之力,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鄒軍信心滿懷、目光深邃。
記者手記:
從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到接連上馬3個80億元以上項目,定遠的招商引資緣何“異軍突起”?
從全市唯一省級貧困縣到全省鞏固脫貧成果成效考核“七年七好”,定遠的鄉村振興有何“獨家秘籍”?
帶著疑問和好奇,滁州日報全媒體特別報道組來到定遠,實地感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產業發展中煥發出的蓬勃生命力。而“力”,也是記者采訪過程中最直觀的體會。
它是全力。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搶得先機,定遠縣委書記鄒軍直言,“如果還是邁著四平八穩的步子走,就永遠追不上,必須彎道超車、爬坡過坎,跳起來摘桃子!”在他的帶動下,全縣干部一門心思抓招商,拼盡全力搶時間、爭項目。今年1至9月份,全縣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3個,其中80億元以上項目3個;5至10億元項目并列全市第一,后勁不容小覷。
它是助力。產業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在定遠縣的22個鄉鎮中,有14個鄉鎮都建有鄉村振興產業園。張橋鎮黨委書記李江淮更是驕傲地指出,在張橋輕紡產業園中,規上企業就達到10家,一年產值可達100多億元。如今,各個鄉鎮鉚足了勁你追我趕,鄉村振興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
它是借力。近年來,全面融入長三角和推動皖北全面振興,成為這里發展的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定遠縣緊盯“新三樣”,瞄準長三角,對接合肥市,招引了一批產業鏈項目,今年以來,新簽約億元以上“新三樣”產業項目就達12個,累計32家,百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已初步成形,呈現出產業蝶變新圖景。
它是合力。結合“十多十少”的作風問題,定遠縣明確了“四大導向”,即:看能力不看慣例、比辦法不比困難、爭貢獻不爭索取、講敬畏不講享樂。在與有關部門負責人的對談中,記者感觸很深的是知根知底的默契,他們對彼此的工作了然于胸,形成了一股雙向奔赴的合力,體現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匯聚成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
在全面融入中付出,在全面振興中收獲。定遠縣正以頑強的斗志、決戰的氣勢、求勝的信心,大干三十天,沖刺四季度,朝著“月月紅”“樣樣紅”“滿堂紅”的目標奮力拼搏。相信在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不懈奮斗下,將相故里——定遠,必將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