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10月26日7版)
全椒 項目為王 以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全椒力神項目基地。
全柴動力柴油機生產線。
全椒縣氫能源公交示范車。
元雋氫能生產車間。
億晶光電公司。
游客車隊穿行在五彩斑斕的“椒嶺風景線”。沈 果 攝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全椒縣黃栗樹村,入選安徽省2023年度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沈 果 攝
10月27日,位于全椒縣經濟開發區的滁州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項目投產典禮暨二期20GWh電池項目簽約儀式和新產品新形象發布會舉行。
力神電池是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業,創立于1997年,注冊資本約 19.3億元,是國內最早從事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的企業之一,擁有 26 年鋰電池研發生產經驗。
本次力神滁州項目總投資201億元,其中一期項目投資超65億元。項目總體規劃用地面積106.5萬平方米,約1597畝,總建筑面積約超101.5萬平方米,容積率1.27。一期項目用地490畝,一期總建筑面積為28.7萬平方米,總建設內容包括:電芯廠房、原料庫、系統廠房、站房、成品庫以及配套的基礎設施、公用動力設施、環保設施等。
力神滁州項目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儲能電池生產基地,規劃年總產能48GWh,產品為磷酸鐵鋰方型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項目選址于全椒縣經濟開發區內,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核心層,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生產協作和物資供應條件優越。秉承“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項目一期規劃設計電芯產能22GWh,落地產能16.6GWh,配套模組PACK年產11.7GWh,今年10月份建成投產。投產后預計銷售額超百億元,年納稅額約3億元,將創造就業崗位約3000余個,這對于推動全椒縣、滁州市乃至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同時有利于拉動地方經濟,解決地方人員就業,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優勢明顯。
金秋的椒陵大地,捷報頻傳、碩果累累。總投資201億元、規劃年總產能48GWh的力神電池項目10月27日舉辦基地項目投產典禮暨二期20GWh電池項目簽約儀式和新產品新形象發布會;總投資103億元的億晶光電10GW電池項目7月1日正式投產,18GW切片項目10月開工;總投資80.2億元的賽維能源10GWN型高效光伏電池、3GW光伏組件項目主體廠房鋼結構全部完成,機電標裝在安裝,預計明年3月全面達產;安徽元雋氫能氫能源汽車項目已在公交車領域投入使用……一個個重大項目、“新三樣”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落地開花,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讓全椒縣的產業“筋骨”更加強壯,動力“引擎”更加強大,發展后勁更加強勁,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今年1-9月份,全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1個,其中30億元以上項目一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8個,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36個。同時,前8個月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48億元、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108.1億元、增長1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8億元、增長5.6%;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7.9億元、增長6.6%;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426.4億元、404億元,分別增長18%、13.3%。綜合實力進入“安徽省縣域綜合實力三十強”的第16位。
當前,全椒縣堅決落實省委、市委各項工作要求,奮勇爭先、砥礪前行,全力拼經濟、拼項目、拼投資,打好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組合拳,敢與強者競爭、敢跟快者賽跑、敢向高處攀登,交出了一份干就干得好、爭就爭一流、創就創先進的優異答卷,為安徽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和滁州打造“四個地”貢獻力量。
加快轉型升級 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近年來,全椒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依托優越的區位交通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強化與滬蘇浙等地發達園區對接,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該縣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從縣委常委會做起,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上,形成全域抓、全員抓、全年抓的濃厚氛圍。緊盯3個“500強”、中字頭、國字號等行業頭部企業、鏈主企業,持續招引一批體量大、實力強、上規模的旗艦型、龍頭型、基地型大項目。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70個,其中10億元以上6個、80億元以上1個。
曾經,裝備制造、智能家電、新型建材被稱為“老三樣”。如今,以新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為代表的“新三樣”,正馳騁在新賽道上,快馬加鞭。
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全縣汽車全產業鏈企業共95家,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90.1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8.3億元。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73.5億元;在建項目22個,總投資274.8億元(包括力神電池項目201億元);投產項目共4個,總投資10億元。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7月份完成車用發動機銷售6.98萬臺,預計全年完成車用發動機銷售14萬臺。全柴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引進中國能源工程集團共同設立安徽元雋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發氫能源汽車項目。目前,元雋氫能與南京金龍、安凱客車合作開發的8.5米長和10.5米長的氫能公交車在該縣正式投入使用,里程數分別達到1.9萬公里和3萬公里。
新能源電池產業上,引進總投資201億元的力神新能源基地項目規劃總產能48GWh,目前一期項目儲能電池、動力電池即將建成投產,二期項目計劃于明年開工建設。今年以來,全椒縣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新簽約項目5個,總投資58億元,涉及硅碳負極制造、集裝箱儲能柜制造、電池托盤制造等上下游企業;新開工項目7個,總投資48.9億元;新投產項目4個,總投資13.5億元。目前在談項目8個,涉及電池級碳酸鋰制造、新型電解液生產、儲能電芯及儲能集裝箱制造、鎳帶生產、退役電池回收再利用、船用電池制造等上下游領域。
光伏產業上,今年1-7月份,光伏產業鏈產值同比增長126.63%。去年9月,總投資103億元的億晶光電一期10GW光伏電池項目已建成投產,二期18GW光伏切片項目即將開工;總投資80.24億元的海源復材15GW高效光伏電池、3GW光伏組件項目正在快速建設,將于年內投產運營。今年以來,全椒縣光伏產業鏈新簽約項目5個,總投資92.24億元,涉及光伏電池及組件制造、光伏新材料、光伏逆變器等上下游企業。在建項目5個,總投資188.04億元。投產項目1個。目前在談項目3個,涉及光伏鋁型材制造、光伏支架生產、光伏組件回收再循環等產業鏈上下游領域。
如今,“新三樣”正成為全椒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為滁州爭當安徽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動力電池產業第二城、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城做出積極貢獻。
突出項目為王 發展后勁明顯增強
全椒縣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堅持“三個轉變”,錨定“7277”工作目標,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沖鋒,各級各部門全員抓招商。
招商引資有力推進。圍繞“高、大、長”,實行“3+5+9+N”招商體系,堅持產業鏈招商。今年1-9月份,全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1個、新開工28個、新投產36個。新簽約項目轉化率40%,實現省外到位資金158.8億元,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05.8%、全市第二。總投資80.2億元的賽維能源、30億元的河北騰耀電子、10億元的億麥威科技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簽約入駐,其中高質量項目占86.3%,八大產業鏈項目占74.5%。
項目建設扎實推進。開展重點項目建設“雙百”行動。215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1.89億元,開工57個、竣工33個。獲批專項債13個,總投資15.2億元。縣檔案館主體工程基本完成。襄河鎮衛生院、鳳舞九天六期安置房竣工交付,全椒互通、章輝互通、G312古河大橋、萬福路延伸段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
園區建設不斷推進。縣經開區完成主導產業變更,產業集聚度超30%。實施園區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化工集中區、創維智能家電產業園、建材產業園、食品產業園4個“園中園”一體推進,經三路、標準化廠房等加快建設。持續推進“標準地”改革,掛牌出讓7宗,面積1761.51畝,新增工業用地實現100%“標準地”出讓。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順利通過驗收。大墅電商物流園基本完工,天造奇石博物館獲評省級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全縣規上工業企業315家,以“鏈長制”為牽引,1至8月份實現工業總產值234.7億元,完成工業投資68.3億元,增長134.5%,其中技改投資40.2億元,增長100.6%。認定省“專精特新”企業2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冠軍企業58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省級數字化車間12家,登云企業發展到524家。獲評全省制造業發展增速10快縣、全省制造業發展綜合10強縣,民營經濟考核二類縣前列縣。
聚力改革創新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全椒縣以省創新型縣建設為引領,緊扣科技創新“賽馬”指標,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確保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60家以上。深化“政產學研用金”一體化發展,加大各類創新平臺、孵化平臺引進力度,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5家以上。目前,全縣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16家。新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251家,增速116.4%,指標完成率141.8%。秀朗新材料等6家企業與中科大等8所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獲評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三等獎2個。
創新發展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全椒大力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探索“領軍人才+高端項目”招引模式,新引進高層次人才40人以上,其中國家級領軍人才不少于6人。瞄準長三角對標地區,持續完善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通過園園合作、產業承接、干部掛職等方式,大膽走出去,積極引進來。在上海成功舉辦“星耀滁州 才聚椒陵”青年人才論壇活動。申報國家和省市人才項目17個。新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56人。科技創新指數全省第三,創新驅動發展獲省政府激勵表彰,獲批安徽省科技創新先進縣。
深化“雙對標”行動,持續擦亮“亭滿意 全舒心”營商環境品牌。縣四個班子帶頭,每月開展入企走訪、惠企幫扶、助企紓困,實現“便捷服務”向“增值服務”全面提升,幫助企業恢復信心、穩定預期。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人、地、錢等要素精準投向優質企業,切實緩解融資難、用地難、招工難等問題。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靈活打好企業上市、產業基金、融資擔保等“組合拳”。其中,試點“畝均英雄貸”,為白名單企業發放貸款40.91億元,獲批全省首批“畝均論英雄”改革金融服務試點縣。開展“我說你來做,我做你來評”“四個雙百”系列為企服務優環境活動,制定《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22條》等78條助企政策,累計發放獎補資金4.63億元。1-8月份,為企業解決問題550個,解決資金36.4億元。全面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兌現資金1200萬元。
當前,全椒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全縣上下牢固樹立“走在前列、爭先進位”的進取意識,以“干就干最好、當就當先進、爭就爭第一”的拼勁和韌勁,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