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全省建成換電站不少于500座,充電樁不少于50萬個,滿足100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主要城區力爭形成半徑不大于2公里的充電服務圈,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基礎設施覆蓋率達到100%……10月17日,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了解到,《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于今年10月正式印發,將助推安徽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探索臨近車位共享、
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此次方案主要明確了城區、產業園區、旅游景區和公路沿線等場景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如要求新建居住區固定車位按規定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預留安裝條件時需將管線和橋架等供電設施建設到車位,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存量小區具備條件的固定車位,按照“應裝盡裝”的原則加快補齊短板。鼓勵充電運營企業統一提供居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等服務,探索“臨近車位共享”“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在公共區,方案要求建設以快充為主的公共充電設施和換電設施。新建公共建筑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車位35%的比例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探索在路側停車位建設智能有序、快慢結合的充電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建設集加油(氣)、充換電、加氫、儲能、光伏、微風發電、汽車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加快在停車場站等建設專用充電站。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提出,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辦公區內部停車場加快配建快慢結合的充電基礎設施,并對公眾開放。
在農村地區,安徽將因地制宜布局快慢結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快實現在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農村地區有效覆蓋。在農貿市場、鄉鎮衛生院等人流量較大的周邊合理布局快充基礎設施,同時創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示范鄉鎮。對農村居民在個人宅基地范圍內建設自用充電樁的,村委會、供電公司將給予支持保障。
在公路沿線,安徽要求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同步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按照不低于停車位總數50%的比例配建快速充電樁或預留充電設施接口。同時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推廣智能移動充電樁,滿足節假日等特殊時間節點充電需求等。
在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等場所,安徽支持產業園區建設提供光伏發電、儲能、充電一體化的充電基礎設施,并鼓勵將產業園區規劃配建充電基礎設施作為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園區的優選條件。
建設充換電設施將給予
電價、租金、運維等補貼
面向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最友好省份”這一目標,未來五年,安徽將按照平等準入、互利互惠、共享開放等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經營主體參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換電服務市場。
為此,對積極參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主體,安徽將加大政策支持。如對達到建設標準、建成投用并接入省級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的公共充換電設施,省級按照交流充電樁最高80元/千瓦,直流充電樁最高120元/千瓦、換電站最高300元/千瓦予以補貼,農村地區上浮20%。
其他政策優待還包括支持各級政府對租賃國有土地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的租金減免至2027年;到2030年前,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推動居住區內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優化布局并執行居民電價等。
方案表示,安徽還將鼓勵地方建立與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加大對大功率充電、車網互動等示范類項目的補貼力度;支持充分利用現有金融支持政策,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方式,通過綠色債券等拓寬充換電基礎設施投資運營企業和設備廠商融資渠道;各地有關部門要簡化充換電基礎設施及配套電網建設審批流程,實現“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實習生 張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