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文剛)近年來,我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設,充分發揮法治力量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構建“自治+德治+法治”社會治理體系,防范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我市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創新建立“1+5+N”信訪矛盾多元化解機制,完善“一站式”調解組織網絡,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官、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顧問”,將司法行政職能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確保社會治理現代化行穩致遠。
針對勞動爭議,大力推進全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和矛盾化解工作。據統計,該項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勞動爭議訴調組織共受理法院委派勞動爭議案件5673件,成功調處4993件,調解成功率88%。對于金融糾紛,我市建立金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累計調解成功各類金融糾紛800余件,調解金額超9000萬元,實現“金融為民”與“司法為民”的有機統一。圍繞知識產權糾紛,健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共辦理知識產權糾紛調解969件,調解協議司法確認6件。
在法治宣傳教育上,我市落實“八五”普法規劃,創新打造“1+9+N”法治文化陣地,創成10個國家、109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同時,加強“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普法人才隊伍實現行政村全覆蓋。結合“3·15”消費者日、“12·4”憲法日等節點,開展各類“家門口”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500余場次,讓法治精神、法治觀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