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我市始終踐行福彩公益金“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嚴格規范使用管理“全鏈條”,確保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持續推動全市社會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
細心扶老有溫馨。嚴守“將不低于55%的資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紅線,開展特困供養機構改造提升行動,加強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推進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創新推動老年助餐服務,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穩步推進高齡津貼提標擴面和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愛心助殘有溫情。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補貼和監護人責任險制度,推行集中照料護理。加大政府購買助殘服務力度,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租賃試點,建設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場所,建成市精神病人福利院,在全省率先實現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日間式照料服務。目前,全市累計建設運營怡康之家13家。
貼心救孤有溫暖。持續推動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和鄉鎮(街道)未保站建設,選優配齊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和村(居)兒童主任,定期走訪探視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建立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常態化開展救助活動,舉辦“父母監護法律課堂”“兒童自護課堂”等講座,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模式為特殊困難兒童提供專業化社會工作服務。
誠心濟困有溫度。建立低收入人群數據庫,定期走訪慰問困難人群,開展“兩節送溫暖”等專項救助活動,落實生活無著人員源頭治理和回歸穩固機制。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科學測定補貼金額。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政策措施,拓展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幫扶,推動從傳統的物質救助向“物質+服務”延伸。
(郝騰飛 吳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