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定遠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法定監督職能作用,以法治促發展,以監督促落實,持續打好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機械強農助力鄉村振興專項督查、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視察調研等監督“組合拳”,助推全縣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助推產業發展。持續推進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建成藕塘鎮“花生”、桑澗鎮“鵝”、三和集鎮“蔬菜加工”等14個鄉鎮產業園(集中區),入駐企業49家。加快推進生豬屠宰、光明乳業牛奶深加工、眾興菌業二期項目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小田變大田”及“大托管”服務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助推人才支撐。注重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健全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支持引導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先后從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引進27 名專業技術人才擔任科技特派員,開展關鍵技術攻堅。從全縣擇優選聘科技特派員219名,實現了行政村“一對一”科技服務全覆蓋。
助推文化繁榮。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惠民服務,不斷提高鄉村文明程度。抓好文明創建活動,強化文明村鎮創建,評選縣級以上文明鄉鎮22個,文明村137個,縣級以上文明村占比達67%。推進移風易俗活動,發揮鄉風議事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組織和村規民約的作用,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
助推生態保護。合理布局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全縣完成“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經完成98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推進循環農業發展,持續推進全縣348座小型水庫水污染整治工作。
助推鄉村治理。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新途徑、新機制,不斷提高鄉村善治水平。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全縣村級黨組織星級支部占比80%以上。以黨建引領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55%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推進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建設,實施“互聯網+基層治理”行動,建立“大數據+網格化”鄉村治理機制,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查小明)